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噬是否参与调节亚砷酸钠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细胞功能失调。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不同剂量亚砷酸钠处理24 h,分别为0(对照)、2、5、10、20、30、50 μmol/L,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根据细胞活力结果确定后续实验染砷剂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一氧化氮(NO)含量(亚砷酸钠处理4 h),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表达(亚砷酸钠处理0、6、12、24 h),电镜检测自噬体(亚砷酸钠处理12 h)。同时,以0.1 mmol/L 3-MA(自噬抑制剂)预处理人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2 h,然后30 μmol/L亚砷酸钠诱导,与单独30 μmol/L亚砷酸钠组比较上述检测指标。结果成功分离培养人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与对照组[细胞活力:(99.97 ± 5.33)%,NO含量:42 048.34 ± 789.61]比较,30 μmol/L亚砷酸钠组细胞活力[(73.00 ± 0.86)%]显著下降,细胞内NO含量(23 353.97 ± 971.85)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30 μmol/L亚砷酸钠分别处理6、12和24 h,LC3Ⅱ表达水平(5.782 ± 2.789、9.692 ± 2.222、5.573 ± 2.941)明显高于处理0 h(1.000 ± 0.383,P均< 0.05),其中12 h时LC3Ⅱ表达水平最高。30 μmol/L亚砷酸钠处理12 h,电镜下观察细胞内自噬体明显多于对照组。与单独30 μmol/L亚砷酸钠组[细胞活力:(68.78 ± 1.55)%;LC3Ⅱ表达水平:5.680 ± 0.545;NO含量:13 025.78 ± 962.61]比较,3-MA预处理组细胞活力[(79.54 ± 4.99)%]升高,LC3Ⅱ表达水平(3.956 ± 0.398)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细胞内NO含量(13 988.51 ± 1 67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自噬参与砷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细胞功能失调。

  • 标签: 亚砷酸盐类 自噬 一氧化氮 内皮功能失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左侧执行控制网络功能连接的特点。材料与方法纳入21例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与20例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者,采用3.0 T磁共振设备进行静息态磁共振成像。首先,基于左侧执行控制网络感兴趣区计算全脑功能连接,分析两组间左侧执行控制网络功能连接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差异区功能连接值与海洛因吸食史和美沙酮治疗史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相比,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的左侧背外侧前额叶与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功能连接增强(P<0.05,GRF校正),左侧后顶叶与左侧中央后回的功能连接增强。(P<0.05,GRF校正)。上述区域的功能连接强度值与海洛因吸食史和美沙酮治疗史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左侧背外侧前额叶与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功能连接增强可能提示美沙酮有助于改善海洛因成瘾者的大脑执行控制功能,从而降低复吸风险;大脑左后顶叶与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增强,可能是长期服用海洛因导致的对毒品线索刺激异常适应的表现。

  • 标签: 海洛因依赖 美沙酮维持治疗 执行控制网络 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认知正常老年人睡眠时间和关键认知功能脑区体积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118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受试者,根据睡眠时长分为短睡眠时间组(n=46,睡眠时间<7 h)和长睡眠时间组(n=72,睡眠时间≥7 h)。采集T1 MRI数据并使用Freesurfer 6.0软件分割脑区。分别分析睡眠时间和关键认知功能脑区体积的相关性。结果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睡眠时间≥7 h组,睡眠时间和关键认知功能脑区体积不具有显著相关性。睡眠时间<7 h组,睡眠时间和左侧丘脑(r=0.445,P=0.030)、尾状核(r=0.371,P=0.048)以及右侧海马(r=0.334,P=0.076)、杏仁核(r=0.445,P=0.030)、丘脑(r=0.371,P=0.048)、尾状核(r=0.414,P=0.036)体积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睡眠<7 h认知正常老年人中,睡眠时间和多数关键认知功能脑区体积呈正相关。老年人睡眠时间可能与脑区神经退行性改变的发生有关。

  • 标签: 老年人 睡眠时间 磁共振成像 认知功能 脑区分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0名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包括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统计两组保胎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经过黄体酮治疗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及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导致的先兆流产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性高等优点,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黄体酮治疗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灌流与CRRT联合应用于中毒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7名中毒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28名)和观察组(29名)。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血液灌流与CRRT联合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毒到治疗、肾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优势显著,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血液灌流 连续性血液净化 中毒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討复方曲尼司特治疗轻、中度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9年 2—12月于我院就诊的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共 108例,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沙丁胺醇组、复方曲尼司特组、孟鲁司特钠组,每组各 36例,疗程 2周,观察 3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肺功能、 FeNO、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外周血炎症因子等变化情况。结果 肺功能方面,复方曲尼司特组、孟鲁司特钠组 FEV1[( 2.63±0.69) L、( 2.61±0.54) L]、 FVC[( 3.29±0.83) L、( 3.27±0.62) L]较沙丁胺醇组 FEV1( 2.26±0.78) L、 FVC( 2.86±0.81) L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802, P=0.033;F=6.828, P=0.033) ;FeNO下降水平方面,复方曲尼司特组、孟鲁司特钠组 [( 77.24±8.25) ppb、( 76.02±6.98) ppb]下降也显著优于沙丁胺醇组( 80.22±20.41) ppb],下降水平( F=12.856, P=0.002) ;此外,复方曲尼司特组、孟鲁司特钠组在气道高反应性指标如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 8.99±2.85) %、( 8.44±2.43) %]、 IgE[( 95.10±114.14) IU/mL、( 93.61±62.63) IU/mL]水平改善方面也显著优于沙丁胺醇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11.37±1.63) %及 IgE( 216.43±205.85) IU/mL下降比例( F=15.734, P=0.001;F=6.596, P=0.037)。结论 复方曲尼司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 轻中度哮喘 ;复方曲尼司特 ;肺功能 ;FeNO;炎症因子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