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排气方法的改良措施,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调查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展开调查,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排气,观察组给予改良后的方法进行排气,比较两组残余气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残余气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静脉留置针排气方法进行探索是有必要的,经过改良后,可明显降低残余气泡发生率,进而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排气方法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将多功能暖箱垫应用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对其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两年内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腋下静脉滞留针的应用方法进行讨论,并分析将其应用于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60例来自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进行研究。均分两组并使用不一样的留置针输液输液方式,腋下静脉留置针输液针对研究组,头皮或四肢留置针输液针对参照组。然后对各组不良反应率、留置针留置时间进行分项观察,并利用统计学进行分析对比,重点关注分析结果是否有意义。结果 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以研究组留置时间较长,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率以研究组出现率低,各项数据对比参照组均占优势,同时分析结果显示P<0.05 ,表示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 在新生儿静脉输液时给予其腋下静脉滞留针,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了再次穿刺,从而减轻了因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因此建议临床广泛应用此方法。

  • 标签: 腋下静脉滞留针 静脉输液 新生儿
  • 简介:【摘 要】目的:将多功能暖箱垫应用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对其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两年内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因素进行分析后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干预。方法 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静脉输液药物外渗患儿100例及静脉输液药物无外渗患儿100例分别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两组患儿的实际静脉输液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寻找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并制定合适的护理措施。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患儿为婴幼儿、患儿情绪、家属粗心、医院环境嘈杂、药物性质、护士穿刺技术及责任心不强等相关因素进行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因素诸多,需要临床中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保障患儿安全输液及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药物外渗 因素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