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v0446c的抗原表位及其免疫原性,为结核病的免疫诊断技术及疫苗研发提供候选抗原及表位。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TE-predict和IEDB的T细胞表位预测软件对结核分枝杆菌抗原Rv0446c进行T细胞表位预测,用ELISPOT实验检测表位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来自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和福州肺科医院的结核病患者(50例)、肺部疾病患者(39例)及健康志愿者(55例)中的免疫反应性。将60只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成10组,每组6只,分别采用PBS、血蓝蛋白(KLH)、高剂量结核分枝杆菌抗原Ag85B(50 μg/只)、低剂量Ag85B(20 μg/只)、高计量P120、低剂量P120、高计量P121、低剂量P121、高剂量P123、低剂量P123(P120、P121、P123高剂量为100 μg/只、低剂量为50 μg/只)多肽对其皮下免疫,每只小鼠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4周,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产生的IFN-γ、IL-2、IL-4、IL-10细胞因子水平。结果预测的7条表位多肽中,ELISPOT试验筛选出4条阳性T细胞表位多肽P120、P121、P122、P123,在结核病患者中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0.0%、18.0%、6.0%、22.0%和96.8%、98.9%、100%、96.8%。与对照PBS组和KLH组比较,P120多肽能刺激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IFN-γ、IL-4、IL-10,P121多肽刺激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IFN-γ和IL-4(均P<0.05),P123多肽刺激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IFN-γ(均P<0.05)。P120、P121、P123多肽刺激小鼠产生的IL-2的水平高于PBS组低于Ag85B-L组和Ag85B-H组(均P<0.05),但与KL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v0446c蛋白及其T细胞表位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能刺激机体产生强烈的细胞免疫应答,可用于结核病的临床诊断技术研究和新型结核亚单位疫苗的构建。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Rv0446c 表位,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类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胶质瘤组织中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C(hnRNPC)表达,探讨hnRNPC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组织标本hnRNPC 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小干扰RNA及慢病毒转染U87细胞,干扰U87细胞hnRNPC的表达并检测干扰效率,Transwell侵袭实验及划痕实验检测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PI3K、蛋白激酶B(Akt)、p-Akt蛋白表达;在稳定干扰hnRNPC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并检测U87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结果胶质瘤组织中hnRNPC表达为正常脑组织的(4.482±0.76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3,P<0.05);稳定敲减hnRNPC后,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sh-hnRNPC-1、sh-hnRNPC-2)较对照组(sh-Con)及空白组蛋白(Blank)表达分别下降(2.512±0.684)倍和(2.516±1.79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256、70.863,P<0.05),实验组(sh-hnRNPC)细胞迁移面积[(8.373±0.104)%]相对于对照组(sh-Con)细胞迁移面积[(16.610±0.440)%]和空白组(Blank)迁移面积[(17.867±0.570)%]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2.083,P<0.05),实验组(sh-hnRNPC)穿过Transwell小室基底膜的细胞数目为(122.000±12.530)个,较对照组(sh-Con)细胞数目[(359.000±34.771)个]和空白组(Blank)细胞数目[(375.000±14.503)个]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944,P<0.05),与瞬时敲减hnRNPC后结果一致。敲减hnRNPC后,各组细胞中PI3K、Akt表达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88、2.590,P>0.05),实验组(si-hnRNPC)p-PI3K、p-Akt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分别降低了(2.060±1.046)倍和(3.087±0.51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393、255.863,P<0.05)。稳定干扰hnRNPC,再加入IGF-1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后,能逆转U87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论hnRNPC在胶质瘤组织的表达与胶质瘤病理级别呈正相关,胶质瘤病理级别越高,hnRNPC表达越高,提示hnRNPC可能参与胶质瘤的恶性发展;hnRNPC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

  • 标签: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C 胶质瘤 侵袭 迁移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