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在对待客观物象的审美态度上,石涛主张移情说,"山即海,海即山也".通过审美移情而获得的美感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价值感,即物我同一.石涛认为自己与山海都是知音,"山海而知我受也".通过我与物的同化,由此感受到物物之间的同化.同化表现在艺术创作上是一种替代,绘画的刨作过程就是寻求替代的过程.石涛在审美判断上提出"不似之似",这是形神关系的理论延伸.石涛认为:其原因一是艺术家的气质不同,二是在于大自然时间的变幻无常,三是由于物象空间与人的关系转换.所以,绘画的形象永远是偏离对象的.

  • 标签: 石涛 绘画 艺术创作 审美判断 艺术家 形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