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作为联系整个结构体系的枢纽,既是承受梁、板等各种荷载的受力点,也是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等的重要部位。在超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时,根据设计原则,为保证“强柱弱梁强节点”的要求,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通常会比梁板高,而且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两者的差距会更大。然而这样的话,就会给实际施工带来很大麻烦。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办法。

  • 标签: 梁柱节点 强度等级 质量控制 框架
  • 简介:摘要: 本文回顾了目前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加固的方法,其中包括传统的增大截面法、外包钢法以及新型的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方法,并举出具体的工程实例,通过实例来更直观深刻的解释三种加固方法的适用条件,最后总结这三种加固方法各自的优势。

  • 标签: 钢筋混凝土 节点 加固 增大截面法 外包钢法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肩关节脱位中医复位固定疗法。 方法 将 2016 年 11 月至 2017 年 11 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接受治疗的 68 例肩关节脱位病患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中医治疗法。 结果 68 例肩关节脱位病患均一次复位成功。固定一到四周,并且进行了为期一到三个月的随访。将肩关节脱位患者的外固定去除之后,通过强化性功能锻炼,完全恢复了肩关节的各项功能。 结论 采用中医疗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最常用的方法是手法复位治疗法,也可以同练功以及药物治疗配合进行。针对病人的体质和受伤情况,在复位一到两周之后应该及时配合推拿治疗。

  • 标签: 肩关节脱位 中医治疗 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磁共振成像诊断与关节镜检查质量。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3月-2023年接收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179个半月板损伤,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成像诊断、关节镜检查。结果:磁共振成像诊断半月板损伤总准确性显著高于关节镜检查,P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 磁共振成像 关节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踝固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分别采取后踝固定及单纯外固定治疗。结果踝关节功能Phillips标准评定表明观察组患者手术疗效优49例,良好11例,一般4例,差9例;对照组患者手术疗效38例,良好8例,一般7例,差20例。观察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87.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2.6%(P<0.05)。结论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手术效果显著好于单纯外固定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后踝固定 外固定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双Endobutton内固定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9例,其中19例应用国产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系统辅助双Endobutton悬吊内固定,Rockwood分型Ⅲ型11例、Ⅳ型8例;20例采用常规切开双Endobutton内固定术,Rockwood分型Ⅲ型13例、Ⅳ型7例。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术后第2天和术后1年肩锁关节CT影像学参数(锁骨远端下皮质与肩峰下皮质的距离、上下两枚Endobutton的距离、锁骨远端前缘与肩峰前缘的水平间距、喙突骨隧道直径及锁骨骨隧道直径),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外展活动度。结果术后机器人组随访时间(10.8±2.4)个月,常规组(11.5±3.1)个月。机器人组术后12个月VAS评分由术前(5.3±2.1)分降低至(0.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6,P=0.014);Constant-Murley评分由术前(55.6±6.4)分提高至(92.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P=0.012);肩关节外展活动度由术前42.2°±5.4°增加至172.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4,P<0.001)。机器人组手术时间为(74.4±6.6) min,较常规切开组的(61.7±7.2) 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P=0.037)。两组术前、术后12个月的VAS、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外展活动度、CT影像测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机器人组2例出现锁骨上表面皮质骨溶解;常规切开组1例出现复位丢失、1例锁骨上皮质骨溶解、4例喙突骨隧道一侧皮质缺损。结论骨科机器人辅助和常规切开双Endobutton钛板内固定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均可取得良好的早期临床效果。机器人辅助下精准建立锁骨及喙突骨隧道,可克服常规切开手术骨隧道偏移的缺点,防止复位再丢失。机器人辅助和常规切开Endobutton内固定均存在骨隧道扩大的问题。

  • 标签: 肩锁关节 关节脱位 机器人手术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骨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裸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引进下胫腓与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成效。方法:时间定位在2021年下半年,入选对象是患有急性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140例患者,基于入选顺序划分两组,即接受传统三角韧带修复的普通组与接受下胫腓和螺钉内固定联合治疗的综合组,比较疾病治疗的综合效果。结果:综合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是(77.63±8.61)min、手术之后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是(11.20±7.49)月,优于普通组患者,普通组两项指数分别是(85.13±4.27)min、(13.40±1.48)月,p

  • 标签: 下胫腓 螺钉内固定 急性裸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来自GEO数据库的数据和实验室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基因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表达情况,分析ABC转运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语言软件对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滑膜组织以及正常(normal,N)滑膜组织,体外实验中的人类滑膜成纤维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多基因差异表达谱数据集进行综合分析。将ABC转运蛋白的差异基因与其他差异基因相关联,以获得相关性更大的差异基因。使用KEGG对具有更高相关性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通路富集。利用Cytospace软件的STRING在线数据库,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鉴定枢纽(Hub)基因。结果ABC转运蛋白基因差异表达:RA组与N组相比,ABCC4和ABCG1的表达显著增加,而ABCA8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1);RA组与OA组相比,ABCC4的表达显著增加,ABCA8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1);与对照组相比,TNF-α组ABCA5的表达显著增加。与上述ABC家族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进一步发现,大多数已确定的通路参与炎症、增殖、细胞存活和血管生成的调节。结论本研究发现了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潜在的一组ABC家族差异基因,这将为RA的早期诊断提供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将有助于研究ABC转运蛋白在RA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分子靶向治疗。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ABC转运蛋白 GEO数据库 生物标志物 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