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阴囊首发症状的睾丸扭转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其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非阴囊首发症状的睾丸扭转患儿24例。收集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进行TWIST(testicular workup for ischemia and suspected torsion)评分,统计TWIST评分在患儿中的应用情况。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婴幼儿组(13例)和儿童青春期组(11例),分析两组患儿临床表现的差异,从而分析非阴囊首发症状的睾丸扭转的临床特征。结果24例患儿中,首发症状为腰痛4例,腹股沟区疼痛8例,下腹疼痛4例,脐周疼痛2例,哭闹拒食2例,恶心呕吐3例,以及发热1例。TWIST评分分布为低评分(0~2分)5例、中评分(3~4分)17例及高评分(5~7分)2例。婴幼儿组与儿童青春期组首发症状中仅腹股沟疼痛患儿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两组间TWIST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例患儿中,3例睾丸扭转缺血坏死,手术切除睾丸;21例睾丸复位后血运恢复,行睾丸固定术。结论症状不典型的阴囊红肿的睾丸扭转患儿临床首诊症状复杂,应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警惕性;TWIST评分的中、高评分对睾丸扭转有一定提示作用,通过全面仔细体格检查并结合超声检查综合诊断,以免漏诊或者误诊,争取最大可能性保留睾丸组织。

  • 标签: 睾丸扭转 儿童 睾丸扭转评分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老年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与促胃肠动力药物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老年PDS患者用随机数表法抽样分为3组,莫沙必利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5 mg/次,3次/d,餐前服用,疗程2周),米曲菌胰酶片组采用米曲菌胰酶片治疗(244 mg/次,3次/d,餐中或餐后服用,疗程2周),联合治疗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和米曲菌胰酶片治疗(用法用量同前,疗程2周)。采用改良的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SI)评分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停药4周后,对患者进行NDSI评分、不适强度评分和PDS评分,同时进行疗效分析和药物不良反应评估。结果全国16家三级甲等医院参加本研究,共有323例患者入组,其中,莫沙必利组105例,米曲菌胰酶片组109例,联合治疗组109例。研究对象中,男148例(45.8%),女175例(54.2%),年龄60~100(71.4±9.0)岁;3组的基线特征无差异。治疗后,3组的NDS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01);不论是米曲菌胰酶片组还是联合治疗组,治疗1周、2周的NDSI评分与莫沙必利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不适强度评分和PDS评分在治疗后均下降(P<0.001),其中联合治疗组的评分下降最明显;米曲菌胰酶片组第1周和第2周的不适强度评分和PDS评分均低于莫沙必利组[不适强度评分:第1周,4.0(2.8,8.0)分比6.0(3.0,10.0)分;第2周,3.0(0.0,5.0)分比4.0(2.0,6.0)分;P值均<0.05。PDS评分:第1周,6.0(3.0,9.0)分比7.0(3.5,10.5)分;第2周,3.0(0.0,5.0)分比4.0(2.0,7.0)分;P值均<0.05]。莫沙必利组、米曲菌胰酶片组和联合治疗组在治疗1周时的总有效率均超过15.0%,治疗2周时总有效率分别为55.2%、68.8%和73.4%,其中米曲菌胰酶片组和联合治疗组的2周总有效率均高于莫沙必利组(P=0.041和P=0.006)。停药后,莫沙必利组的复发率最高(9.5%),显著高于米曲菌胰酶片组(1.8%,P<0.05)和联合治疗组(1.8%,P<0.05)。3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米曲菌胰酶片可以安全、有效改善老年人PDS症状,其治疗老年人PDS的效果与莫沙必利相近,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米曲菌胰酶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人PDS的效果优于单用一种药物。

  • 标签: 消化不良 老年人 餐后不适综合征 米曲菌胰酶片 莫沙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