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煤炭行业发展面临新经济环境,企业间竞争压力巨大。为了增强企业自身实力,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销售管理能力,切实解决销售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简要概述煤炭销售管理意义和煤炭销售管理问题,探讨具体解决策略。

  • 标签: 煤炭销售 管理问题 探究
  • 简介:摘要对于慢性顽固性肌肉骨骼疼痛,有效治疗手段有限。本文根据作者经验对银质针治疗适用范围与操作技术等存在问题发表了看法,对指导其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银质针 疼痛科
  • 简介:通过工学结合途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改革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基于高职教育实施工学结合必要性,提出完善工学结合支撑条件、强化政策制度保障、建立全过程控制等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作为工学结合有效实施措施,推动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 标签: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规范实施
  • 作者: 万丽 赵晴 陈军 樊碧发 高崇荣 胡理 金毅 刘荣国 路桂军 宋涛 陶蔚 王江林 王林 魏俊 吴大胜 杨晓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广州市 510260,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西安市 710038,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东部战区总医院疼痛科,南京市 210002,福建省立医院疼痛科,福州市 350001,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北京 102218,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沈阳市 110001,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深圳 518000,四川省泸州市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四川省泸州市 646000,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贵阳市 550004,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江西省赣州市 341099,吉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长春市 13002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重庆 630014
  • 简介:摘要伴随着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疼痛患者数量呈现井喷式态势。社会对疼痛预防、治疗和控制需求日益增长,给疼痛界广大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带来了一项极富时代性挑战。患者、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该如何正确判断疼痛类型、评估疼痛强度及其影响是解决疼痛问题关键所在。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尚无一种专家认可中国本土疼痛量表,中国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目前还在依赖外文疼痛量表中文翻译版开展相关工作。本共识对现阶段中国大陆地区常用且国际认可14种疼痛量表中文翻译版进行了总结,并由16名中国疼痛专家就量表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现状进行了评估。大部分专家认为现阶段在评估中国人群疼痛问题时应参选上述量表。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存在,正确地诊疗以及精准地评估疼痛对中国患者身心影响,亟待中国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联手编制一套具有中国特色本土化疼痛量表。这套量表编制将有着划时代意义。

  • 标签: 疼痛 自评量表 信效度 中文翻译版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日益庞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工民建桩基建设占据了较大比重,在工民建内桩基项目是十分常见一类。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桩基项目同样起到了关键作用,工民建桩基项目存在许多方面的优势,比如承载水平很高、施工时间很短、总体费用很低等,施工完成后可以确保工程安全性与稳定性,可以为施工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效益,当前,桩基项目在工民建中使用很普遍。本文针对桩基项目技术在工民建内使用展开分析。

  • 标签: 桩基项目 施工技术 工民建 运用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协同育人模式。在学生全面素质培养背景下,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协同合作对于学生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通过分析协同育人概念和意义,探讨协同育人核心要素和实施策略,并提出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协同育人具体模式,旨在为学校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班主任 学科教师 协同育人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如果营养不良,则会对其疗效产生何种影响。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诊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中抽选80例营养不良者设为A组,另取80例营养正常者作为B组。对于两组病人,均借助抗结核标准化用药予以治疗,继而对两组疗效之优劣进行比较。结果:从病灶吸收率、痰菌阴转率这两个方面来看,A组均比B组低;同时,从用药1个月后A组中药物性肝脏损害占比高于B组,P<0.05。结论:复治肺结核病人一旦形成营养不良,则对其治疗极为不利。

  • 标签: 肺结核 营养不良 复治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散式冲击波治疗(RSWT)肱骨外上髁炎(LE)疗效。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疼痛门诊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就诊LE患者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先行肩胛背面(冈下三肌压痛点)RSWT,后行肘外侧区域压痛点RSWT。对照组行肘外侧区域压痛点RSWT。两组患者均治疗4次,每周1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疼痛数字评分(NRS)、病患网球肘评价(PRTEE)以及无痛握力(PFG)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NRS评分分别为(6.5±1.6)、(4.0±1.1)、(3.9±1.5)、(1.7±1.1)分,对照组分别为(6.2±1.4)、(3.8±1.3)、(4.2±1.2)、(2.6±1.2)分,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点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点PRTEE、无痛握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试验组PRTEE、NRS分别为(18±11)和(1.7±1.1)分,均低于对照组(25±11)和(2.6±1.2)分(均P<0.05)。结论RSWT可改善LE患者疼痛和功能;根据软组织外科学理论选择肘外侧联合肩胛背面RSWT优于单纯肘外侧RSWT。

  • 标签: 高能量冲击波 肱骨外上髁炎 软组织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