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枇杷清饮联合大椎穴放血疗法治疗经风痤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痤疮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使用枇杷清饮口服联合大椎穴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米诺环素胶囊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得出结论。结果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0%;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性显著,具有可比性。结论 枇杷清饮联合大椎穴放血疗法治疗经风痤疮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服用米诺环素胶囊。

  • 标签: 痤疮 枇杷清肺饮 放血疗法 大椎穴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呼吸学科隐球菌病的诊疗现状,完善对HIV阴性隐球菌病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性队列研究设计,通过涂片培养、抗原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病原学诊断方法,在22家参研单位呼吸科普通病房和呼吸重症监护室筛检隐球菌病,连续纳入研究期间收治的所有HIV阴性隐球菌病病例,采集并分析主要临床资料。结果共入选隐球菌病患者457例,其中播散性感染占3.28%(15/457),病死率0.88%(4/457),主要的诊断依据为组织标本病理检查的阳性结果(74.40%,340/457)和隐球菌抗原检测的阳性结果(37.64%,172/457)。隐球菌病占同时期呼吸科住院患者总人数的2.04‰(457/223 748),华南地区、华东地区该比例最高;70.24%(321/457)的患者不合并任何基础疾病,87.75%(401/457)的患者无已知免疫缺陷;咳嗽、咳痰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25.16%(115/457)的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在影像表现方面,内多发病变多于孤立病变,胸膜下病变多于门周围或内中带病变,形态上则以直径1~5 cm的中等大小结节和直径3 mm~1 cm的小结节最为常见。血清隐球菌抗原的敏感率为71.99%(203/282), 抗原阳性患者在基础免疫状态、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以及感染类型等方面均有别于抗原阴性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感染相关炎症指标水平、影像学特点、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率以及预后等方面有别于非免疫缺陷患者。结论我国HIV阴性隐球菌病多数无合并基础疾病或免疫缺陷,总体预后良好,但临床类型多样,临床表现和影像表现复杂多变,早期诊断难度较大。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评估及护理体会。方法使用“长海痛尺”疼痛评估法对三叉神经痛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依据疼痛程度的轻重采取有效的护理及治疗措施。结果通过对疼痛的全面评估及护理,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有所减轻或改善。结论使用正确的疼痛评估方法,做好术前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健康教育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长海痛尺 射频热凝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素质教育强调了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更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开展学科教学时找寻学科与美育之间的契合点,挖掘学科的美育内涵,在实施学科教学中实现美育教育的渗透。为响应这一教育要求,各学段学科教师纷纷开展了教育实践活动。文章将以应用本科院校大学英语为例,充分分析美育教育渗透于大学英语课堂的积极作用,进而探析渗透对策,在展示英语学科之美中实现有效的美育教育。 关键词:应用本科 大学英语 美育教育 渗透对策

  • 标签:
  • 简介:摘要:素质教育强调了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更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开展学科教学时找寻学科与美育之间的契合点,挖掘学科的美育内涵,在实施学科教学中实现美育教育的渗透。为响应这一教育要求,各学段学科教师纷纷开展了教育实践活动。文章将以应用本科院校大学英语为例,充分分析美育教育渗透于大学英语课堂的积极作用,进而探析渗透对策,在展示英语学科之美中实现有效的美育教育。

  • 标签: 应用型本科 大学英语 美育教育 渗透对策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討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及其对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 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8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研究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功能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 FEV1/FVC)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效有效率为 94.74%,高于对照组的 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 FEV1、 FEV1/FVC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 [( 3.54±0.32) L vs( 2.60±0.52) L]、 [( 87.15±5.21) % vs ( 75.64±4.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26%,低于对照组的 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肺炎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功能恢复,且联合用药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头孢哌酮舒巴坦 老年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艾灸治疗联合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6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满意度和中医证候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呈现P

  • 标签: 艾灸 穴位贴敷 脾胃虚寒 胃脘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艾灸治疗联合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6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满意度和中医证候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呈现P

  • 标签: 艾灸 穴位贴敷 脾胃虚寒 胃脘痛
  • 简介:摘要目的家长参与护理+触摸干预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苏醒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8例欲行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患儿,按照手术日期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家长参与护理+触摸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和入麻醉苏醒室时、入室后5 min、15 min、30 min、45 min 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结果入室后30 min,联合组SAS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1%(10/34),常规组38.24%(13/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家属护理满意度91.18%(31/34),高于常规组的70.59%(24/34)(P<0.05)。结论家长参与护理+触摸干预应用于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麻醉苏醒期中,可减轻患儿躁动,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小儿腹腔镜 麻醉苏醒期 家长参与型护理 触摸干预
  • 简介:摘 要 :高校思政课肩负着为国家育人的使命和责任。对于应用民办高校思政课而言,守正可以从理论、教学模式制度与思政教师的队伍着手,以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民办高校自身的特性及学生的特点,就意味着只有传统的授课思维模式是行不通的,需要增强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思政课注入新的力量,使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实用、有用、灵活、学生受益,推进思政“金课”建设,重新塑造课程体系,实时融入新时代下的智能设备与教育理念,以“金课”掀起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

  • 标签: 守正创新 民办高校 金课 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 2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自 2017年 6月到 2020年 6月期间收治的 100例初发 2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的二甲双胍治疗,给予观察组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都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给予初发 2糖尿病患者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值都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老年2糖尿病(T2DM)大鼠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内信号蛋白Smads基因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0月龄、体重(500±10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2随机分为对照组(25只)和造模组(50只),造模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一次性腹腔内推注1%链脲佐菌素30 mg/kg,成模后剩余48只再随机分为T2DM组(24只)和干预组(24只),干预组给予利拉鲁肽200 μg·kg-1·d-1腹腔注射,对照组和T2DM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分组后第4、8、12周末随机取8只大鼠,留取24 h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随后麻醉采血测生化指标,留取肾脏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病变,并用免疫组化法测Ⅳ胶原蛋白(Col-Ⅳ)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TGF-β1、Smad3、Smad7 mRNA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在各时间段,与对照组大鼠比较,T2DM组大鼠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增生及间质纤维化改变,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TGF-β1、Smad3 mRNA及Col-Ⅳ表达增加(12周:0.69±0.01比0.15±0.01、0.51±0.02比0.02±0.01、183.33±2.08比221.67±2.08,t值分别为89.22、60.87、24.52,均P<0.05),而Smad7 mRNA减少(t=13.42,P<0.05);与同期T2DM组比较,干预组大鼠肾脏纤维化程度减轻,TGF-β1、Smad3 mRNA及Col-Ⅳ表达减少(t值分别为71.70、37.58、20.04,均P<0.05),而Smad7 mRNA增多(t=9.96,P<0.05)。且随利拉鲁肽干预时间延长,病变逐渐减轻,TGF-β1、Smad3 mRNA及Col-Ⅳ逐渐减少,Smad7 mRNA逐渐增多(均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s通路从而减少其下游Col-Ⅳ的生成,发挥抗肾纤维化的作用,延缓老年T2DM大鼠肾脏病变的进展。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利拉鲁肽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胶原Ⅳ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