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积极开展适合基层医院发展需要的药学服务,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方法阐述了基层医院应结合医院实际,从门诊药房的药学人员合理分工、各司其职,设立用药咨询窗口,填写服药标签,注重做好用药指导等方面开展药学服务。结果与结论在门诊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是患者合理用药的迫切需要,是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起点和良好开端。

  • 标签: 基层医院 门诊药房 药学服务 用药指导 用药咨询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发生了巨大变化,且在社会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人们以往看病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同时医院在进行服务改革的过程中也在逐步加强临床药品的管理,确保药品合理使用。如处方点评就是药品管理中的一项举措。处方点评是一项专业性强且十分严谨的工作,点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做好处方点评工作一直是医院追求改进的一环。而且在新药学的影响和指导下,做好处方点评工作的意义更为重要。本文主要就新药学服务模式指导下的医院的处方点评工作进行研究和探析,以更好的服务患者。

  • 标签: 临床药品 处方点评 新药学
  • 简介:摘要在深化卫生改革的新时代下,医院院务公开是保障职工切实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新形式,也是不断推进医院党风廉政工作的重要措施,不仅有助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还有利于增强广大职工的工作责任心和集体归属感,是医院职工直接参与管理工作的助推器。本文主要阐述了医院院务公开制度的理性认识,并对发展完善院务公开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相关部门有所帮助。

  • 标签: 卫生改革 院务公开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简称CSSD)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管理路径,提高CSSD管理质量。[方法]收集我院CSSD2021年前后各18个月240项次护理质量检查资料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将2组资料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2组比较:CSSD主要敏感指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职业暴露、临床满意度、培训考试成绩、职能部门综合考核进行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推行有效的CSSD质量管理路径,能提高CSSD质量管理效应,减少不良事件,提升消毒供应各项敏感指标合格率,基层医院CSSD质量管理路径化,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管理在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中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在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分析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为(87.5±2.5)分,对照组为(69.5±3.2)分,且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护理 预防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程管理对预防控制静配中心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2021年1月-9月本院静配中心未开展流程管理工作期间任职的医务人员20名为对照组,2021年10月-2022年8月本院静配中心开展流程管理工作期间任职的医务人员20名为试验组。对比结果:关于医院感染率,试验组数据0.0%,和对照组4.0%相比更低(P<0.05)。关于管理质量:试验组数据(98.24±1.09)分,和对照组数据(93.15±2.46)分相比更高(P<0.05)。关于满意度,试验组数据100.0%,和对照组数据85.0%相比更高(P<0.05)。结论:静配中心用流程管理,医院感染率更低,管理质量提升更为迅速,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静配中心 流程管理 医院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程管理对预防控制静配中心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2021年1月-9月本院静配中心未开展流程管理工作期间任职的医务人员20名为对照组,2021年10月-2022年8月本院静配中心开展流程管理工作期间任职的医务人员20名为试验组。对比结果:关于医院感染率,试验组数据0.0%,和对照组4.0%相比更低(P<0.05)。关于管理质量:试验组数据(98.24±1.09)分,和对照组数据(93.15±2.46)分相比更高(P<0.05)。关于满意度,试验组数据100.0%,和对照组数据85.0%相比更高(P<0.05)。结论:静配中心用流程管理,医院感染率更低,管理质量提升更为迅速,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静配中心 流程管理 医院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医院感染管理中环节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环节质量控制,对比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及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9.32%,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情况好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妇产科医院感染管理中环节质量控制可降低患者感染率,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妇产科医院 感染管理 环节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提供预防策略。方法对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18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调查当日,住院患者2 766例,实查率为100%;医院感染人数57例,现患率2.06%(57/2 766),感染60例次,例次现患率2.17%(60/2 766);感染率较高的科室为神经外科及重症监护室,分别为9.92%(13/131)、9.38%(6/64);感染部位,下呼吸道居首位占50%(30/60)。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年龄≥60岁(χ2值为18.22,P<0.001)、使用呼吸机(χ2值为37.84,P<0.001)、泌尿道插管(χ2值为180.57,P<0.001)、糖尿病肾病(χ2值为34.71,P<0.001)及进行血液透析患者(χ2值为368.60,P<0.001)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今后院感防控工作应重点关注神经外科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医护工作者可针对年龄≥60岁、使用呼吸机、泌尿道插管、糖尿病肾病及进行血液透析等危险因素,制订针对性预防策略以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患者住院时长及花费。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危险因素 调查分析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提供预防策略。方法对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18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调查当日,住院患者2 766例,实查率为100%;医院感染人数57例,现患率2.06%(57/2 766),感染60例次,例次现患率2.17%(60/2 766);感染率较高的科室为神经外科及重症监护室,分别为9.92%(13/131)、9.38%(6/64);感染部位,下呼吸道居首位占50%(30/60)。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年龄≥60岁(χ2值为18.22,P<0.001)、使用呼吸机(χ2值为37.84,P<0.001)、泌尿道插管(χ2值为180.57,P<0.001)、糖尿病肾病(χ2值为34.71,P<0.001)及进行血液透析患者(χ2值为368.60,P<0.001)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今后院感防控工作应重点关注神经外科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医护工作者可针对年龄≥60岁、使用呼吸机、泌尿道插管、糖尿病肾病及进行血液透析等危险因素,制订针对性预防策略以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患者住院时长及花费。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危险因素 调查分析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前馈控制的质量管理在医院药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于2020年7-12月和2021年1-6月抽取药库实施基于前馈控制的质量管理的药品管理样本各30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药库的药品管理差错率、药库发生差错的原因以及各药房对药库工作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差错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67%(P

  • 标签: 前馈控制 药库 质量管理 差错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质量改进综合性管理措施提升医院药库综合管理水平的效果。方法 我院药剂科于2021年7月起在药库实施质量改进综合性管理措施,选择2021年1-6月(实施前)和 2021年7-12月(实施后)的药库综合管理质量资料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药品报损率、去向明确率以及药库管理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药品报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质量改进综合性管理 药库 药品报损率 去向明确率 药库管理质量水平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护理应急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的作用。 方法 我院 作为一所以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县域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本县域内社会救援体系的重要单位,接到防控疫情通知,医院迅速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与防控管理小组,启动应急管理系统,加强重点环节及重点科室管控与支持。 结果 护理应急管理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及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及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结论 护理应急管理模式为以后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疫情防控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基层医院 护理应急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滨州市中心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感染病原菌、细菌耐药性的调查结果。方法滨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对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 982例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 684例,女6 298例,年龄(40.25±8.99)岁,年龄范围为18~71岁,检测分析感染病原菌的类型、病原菌中病原微生物的构成情况、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菌耐药性。结果13 982份标本中,分离出阳性样本1 453份,阳性率10.39%(1 453/13 982)。阳性样本中共分离出病原微生物共1 672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442株、革兰氏阴性菌925株、真菌202株、病毒103株。在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对阿奇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具有明显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万古霉素、氯霉素、莫西沙星不具有明显的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当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美洛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具有明显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不具有明显的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能够增加病原菌的耐药率,通过对常见的病原菌进行有效的药敏试验,结合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较高的药物能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抗生素 病原菌 细菌耐药性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