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痰清注射液治疗婴幼儿及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静脉注射痰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0例,静脉注射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其他辅助治疗、基础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0%,对照组显效率5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痰清注射液治疗婴幼儿及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婴幼儿及儿童 痰热清注射液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儿童清肺膏联合灸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聊城市中医医院儿科收治的符合小儿肺炎喘嗽痰闭肺证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1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针对患儿病情,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及辅助治疗,治疗A组联合儿童清肺膏口服治疗,治疗B组在治疗A组基础上加灸法每日一次。对比三组患儿7d临床疗效、临床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患儿7d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B组优于治疗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治疗B组少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中医症状评分均减少,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B组优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清肺膏联合灸法治疗小儿痰闭肺型肺炎疗效显著,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童清肺膏 灸法 小儿肺炎喘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儿童清肺膏联合灸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聊城市中医医院儿科收治的符合小儿肺炎喘嗽痰闭肺证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1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针对患儿病情,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及辅助治疗,治疗A组联合儿童清肺膏口服治疗,治疗B组在治疗A组基础上加灸法每日一次。对比三组患儿7d临床疗效、临床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患儿7d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B组优于治疗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治疗B组少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中医症状评分均减少,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B组优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清肺膏联合灸法治疗小儿痰闭肺型肺炎疗效显著,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童清肺膏 灸法 小儿肺炎喘嗽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效果,对其开展三叉神经周围支射频凝术,对应用效果及VAS评分研究。方法:选择2021.01-2021.12期间在我院就诊的三叉神经痛病患作为研究对象,例数:50例,将纳入研究病患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5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凝术、实验组(25例)行三叉神经周围支射频凝术,对二组患者治疗效果及VAS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不同治疗措施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P

  • 标签: 射频热凝术 三叉神经痛 应用疗效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T诊断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运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MRI检查)、研究组(CT检查),各56例。观察对比分析两组确诊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研究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误诊率、漏诊率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TURP患者中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86例于本院收治的接受TURP治疗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纳入的研究对象进行1∶1分组,传统组与循证护理组两组患者各43例,传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循证护理组患者在传统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知识了解程度。结果:循证护理组最大尿流率高于传统组,前列腺症状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16.28% vs 34.88%)(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疾病知识、手术知识、术后护理评分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TURP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弹丸"注射核素肾动态显像的护理分析。方法:此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20年2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抽取此段时间内在本院接受核素肾动态显像的患者共110例,按照随机抓阄法均分为两组,其中55例实施强化护理,为观察组,余下55例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现象成功率为96.36%,对照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弹丸 核素肾动态显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烧伤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和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4月--2022年4月,回顾性分析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烧伤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研究组(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情绪状态较对照组低,而主观恢复满意度较高,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烧伤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理想,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恢复满意度较高,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常规护理 烧伤 健康知识掌握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总结某院中药处方点评要点,分析典型案例,为促进中药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参考。方法随机从2013年3月—2016年7月某院处方中抽取1000张中药处方为研究对象,包括500张中成药处方和500张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样本处方,明确点评要点,统计不合理处方数,解析典型不合理表现。结果500张中成药处方点评合格417张,合格率83.40%。不合理处方主要问题为用法用量不适宜、适应症不适;500张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合格114张,合格率22.80%,不合理处方主要不合理问题为超剂量使用未签名、处方未写用法用量、未按规定书写煎煮等特殊要求。结论该院中药处方书写规范性和药品临床使用合理性均存在一定问题,应引起医师、药师高度重视,建议进一步加强处方管理与临床用药质量管理,以提高处方合理性与中药临床使用科学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处方 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 要点 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度散光儿童眼前节生物学参数的特征。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河南省儿童医院的散光患儿82例(82眼),其中高度散光患儿64例(散光≥2.00 DC),中低度散光患儿18例(散光<2.00 DC)。采用SIRIUS天狼星三维角膜地形图及眼前节分析系统测定患儿眼前节生物学参数,包括角膜参数和前房参数。角膜参数包括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最薄点位置、中央角膜厚度、角膜体积、角膜前后表面K1、角膜前后表面K2、角膜前后表面球镜度、角膜前后表面柱镜度、光学区4 mm球镜度、光学区4 mm柱镜度;前房参数包括前房深度、水平虹膜直径、虹膜角膜夹角、前房直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眼前节各生物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度散光组儿童与中低度散光组相比,前房参数、角膜厚度和角膜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角膜最薄点位置分别有97%和89%位于颞下方,高度散光组角膜前、后表面K1值较低(t=-2.61, P=0.011; t=2.40, P=0.019),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及光学区4 mm散光度数较大(t=-11.00, P<0.001; t=5.58, P<0.001; t=-10.25, P<0.001)。散光程度较高组,前房直径较大,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3, P=0.036)。高度散光组屈光状态转化为等效球镜度,等效球镜度越小,前房深度和房角越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12, P<0.001; F=5.07, P=0.009)。结论:高度散光组儿童的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及光学区4 mm散光较大,角膜最薄点位置大多位于颞下方,角膜前后表面K1值较低,散光程度较高组儿童,前房直径较大,高度散光组等效球镜度越小,前房深度和房角越大。

  • 标签: 高度散光 儿童 眼前节生物学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痛风患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并探讨影响因素,为优化痛风移动医疗平台,提高患者使用意愿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月在山东省痛风病临床医学中心门诊就诊的234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痛风患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痛风患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3.85%(126/234)的痛风患者使用的移动医疗形式主要为痛风微信公众号,常用的功能依次为饮食指导(64.96%,152/234)、疾病知识(60.26%,141/234)、运动指导(54.27%,127/234);47.01%(110/234)的患者使用满意度为不太满意。痛风患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得分为(10.91±3.28)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个人月收入、文化程度、是否有共患病不同的患者使用意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t值分别为12.511、6.343、-2.229;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痛风患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包括感知易感性、感知严重性、感知效益、感知障碍、信息质量和系统质量(调整R2=0.446,P<0.01)。结论痛风患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使用意愿受患者健康信念和移动医疗信息系统质量的影响。

  • 标签: 痛风 移动医疗 使用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6年余本院收治的219例儿童白血病的病例资料,探讨赣南地区儿童白血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 2017年-2023年期间确诊的初诊儿童白血病患儿共 21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本地区患儿的发病年龄、疾病亚型、首发症状、分子流行病学等特征。结果219例儿童白血病中男124例,女95例,发病年龄以11~15岁最多,2~5岁次之。以急性白血病为主,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45例,占66.21%,ALL分型以B系表达为多;急性髓系白血病(AML))68例,占31.05%,以AML-M2及AML-M3为最多见,混合型急性白血病(MPAL)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例3例,幼年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1例。首发临床症状以发热为占多数,约47.49%,多数患者有贫血,部分有出血表现、疼痛等。在急性白血病中,WBC增高者占多数有112例,约52.09%,少部分患者RBC正常/增高或Hgb正常,各占14.42%及15.34%。大部分急性白血病患者PLT减低,约83.72%,少数为正常或增高。白血病儿童正常染色体核型101例,占47.64%,检出异常细胞核型111例,占52.35%。在ALL中融合基因TEL-AMLl 阳性检出率最高,占14.48%,BCR-ABL1及E2A-PBXl阳性各8例,检出率皆为3.77%,MLL-AF4阳性4例,检出率1.88%,其他常见融合基因检出率低。在AML患儿中,融合基因PML-RARA阳性最多,检出率30.88%,AML1-ETO 阳性17例,检出率25%,MLL-AF6阳性4例,检出率5.88%。结论 本院收治的儿童白血病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主,其次为AML,慢性白血病较少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以11~15岁最多,大部分因发热、贫血、出血表现就诊,其血细胞分析、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大部分相同。

  • 标签: 儿童 白血病 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 R733.7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婴儿色素失禁症(IP)患儿的眼部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河南省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0~3月龄小婴儿IP患儿18例36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在表面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行眼底检查。行基因检测9例。根据眼底病变程度选择是否行视网膜激光光凝(LIO)、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0.25 mg/0.025 ml)治疗。治疗后随访时间4~43个月。观察患儿眼部临床特征和疗效。结果18例患儿中,男性1例,女性17例;首诊年龄(1.2±1.0)个月(2 d~3个月)。均有典型的皮肤改变。合并神经系统异常4例;牙齿异常10例;瘢痕性脱发4例。行基因检测的9例中,IKBKG基因第4~10外显子缺失5例;IKBKG基因第9号外显子发生c.1124delT杂合突变1例。18例36只眼中,IP相关眼部病变13例21只眼(58.3%,21/36),均为视网膜病变。双眼病变不对称9例(69.2%,9/13)。21只眼中,单纯视网膜色素上皮异常沉着3只眼(14.3%,3/21);视网膜血管异常改变18只眼(85.7%,18/21)。36只眼中,接受治疗8只眼。其中,LIO治疗4只眼;IVC治疗3只眼;IVC联合LIO治疗1只眼。治疗后患眼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视网膜全脱离1只眼,因监护人拒绝而未行手术治疗,随访过程中出现知觉性外斜视,眼球萎缩。结论IP相关眼部病变发病早,以视网膜血管异常改变为主;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婴儿 色素失调症 视网膜疾病 疾病特征 激光凝固术 玻璃体内注射 血管生成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子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2周为1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且搏出量、输出量、心搏指数及射血分数明显提高,两组有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疗效。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生脉注射液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在鼻窦炎患者中使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名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窦炎患者,并随机分组,其中,40 人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其余 40 人接受舒适护理(观察组),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SAS评分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本研究方法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减少病人的负性情绪评分,减少住院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SS)的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住院的以其他CTD起病,病程中发现合并ASS的6例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及转归情况。结果6例中4例为女性,发病年龄34~72岁,首诊至诊断ASS间隔4~59个月。首诊为SS 2例,RA 1例,MCTD 1例,SSc 1例、未分化CTD(UCTD)1例。首诊时5例有干咳和(或)气喘表现,发热4例,关节炎和雷诺现象3例。ANA、抗SSA 52 000抗体阳性5例,ANA以胞质型多见。6例患者首诊时高分辨率CT(HRCT)均已发现肺间质病变(ILD),均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型。病程中,患者因出现反复肝酶或肌酶异常3例、新发技工手3例、肺间质病变进展4例反复就诊。进一步完善肌炎抗体检测,发现肌炎特异性抗体阳性。结论ASS可在其他CTD病程中或与其他CTD同时起病,首诊时ILD呈NSIP型、胞质型ANA阳性,抗SSA52 000抗体阳性者需警惕,治疗中如果出现反复肝酶和(或)肌酶升高、技工手、肺间质病变进展,需考虑合并ASS可能,肌炎特异性抗体有助于临床ASS诊断。

  • 标签: 回顾性研究 诊断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PACHEⅡ评分、BalthazarCT积分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6.67%,肠外营养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肠内营养组患者的感染率低于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和病死率(23.33%)与肠外营养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6.67%)和病死率(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两组间在住院时间、PACHEⅡ评分、BalthazarCT积分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胰腺炎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软组织肉瘤的基因变异情况,为软组织肉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5例成人软组织肉瘤标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HTS)检测肿瘤组织的体细胞突变和胚系突变的基因变异情况,绘制基因变异图谱,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5例软组织肉瘤共检测出88个基因中存在的110个变异信息,包括单核苷酸变异78个,插入或缺失13个,拷贝数变异19个。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TP53、CDKN2A、MDM2、CDK4、NF1和PTEN等,其中TP53-MDM2/MDM4-CDKN2A通路、CDKN2A/CDK4/RB1通路以及RAS/NF1/PTEN/PI3K通路变异频率最高(32/88,36.4%)。10例患者进行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检测,TMB为0~4.24个突变/Mb,中位值为2.02个突变/Mb,10例患者均为微卫星稳定型。结论共检测到88个基因突变,其中TP53-MDM2/MDM4-CDKN2A通路、CDKN2A/CDK4/RB1通路以及RAS/NF1/PTEN/PI3K通路变异频率最高;有高频基因突变的患者存在潜在可用药靶点,有可能为软组织肉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软组织肉瘤 基因突变 高通量测序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定量分析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恶性肿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资料收集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收集了湾里管理局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恶性肿瘤发病数据共177例,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和指标计算。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发病率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并探讨了恶性肿瘤发病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对恶性肿瘤发病率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发现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的发病率,并且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中有所差异。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可能影响恶性肿瘤发病率变化的因素,如环境污染、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恶性肿瘤的发病,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改善饮食习惯,并进行个体化的防癌策略。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趋势 影响因素 统计分析 预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