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著名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莫里森少年时代,由于家境贫困,从12岁开始,每天放学后,她都要到一个富人家里打几个小时零工,十分辛苦。一天,她因工作事向父亲发了几句牢骚。父亲听后对她说:"听

  • 标签: 获得者 托尼·莫里森 女作家 生活 父亲 诺贝尔文学奖
  • 简介:按照加拿大学者弗莱原型理论创意,每一民族文学传统中,皆有重要文学原型深刻地影响后世文学迁延流变,且在每一文学原型流变过程中,皆会延展出诸多情结,烙印在本民族文人、作家、学者心理曲线之上。对于中国文化传统而言,《诗经》中'乐土',《老子》八十章中所描绘'邻国相望,鸡犬之声

  • 标签: 周庄空间 地理诗学 空间地理
  • 简介:鲁迅治学中国小说史期间,就中国传统小说这一文类,曾有过总括性发言。他认为古典小说演进呈现出“羼杂”(注释:“羼杂”读音为chànzá,含义为搀杂错乱)这一突出特征。所谓“羼杂”并非指种类繁多,而是指小说史上新种类出现之后,旧种类并没有因此而被淘汰,新旧力量混杂在一起,各有其创作及受众群体,彼此相安无事。羼杂文学面貌之下,志怪文学一支生命力颇为强韧,从两汉一直延续到晚清。按照陈平原在《中国散文小说史》中分析,志怪绵延赓续之因在于这一文类中神仙、阴阳、鬼怪之信仰,乃是农耕传统中人们精神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以至于内化为某种宗教化情感。待至晚清,社会思潮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域外新思潮纷至沓来,马克思·韦伯于18世纪倡言“祛魅时代”也莅临东方。思想文化转向,深刻影响了知识生产、文学生态、受众审美等等层面,志怪文体在写作与接受两个现实环节上皆基础塌陷,终归于沉寂。

  • 标签: 小说化 地方志 中国小说史 奇人 中国传统小说 文学生态
  • 简介:1958年,胡适先生在台北举办一次文艺大会上做特别致辞,题目为《中国文艺复兴运动》,致辞以相当篇幅回顾了他早年提出文学革命论调,并指出:"我们中国几千年文学史上有两个趋势,可以说是双重演变,双重进化,双重文学,两条路子。一个是上层文学,一个是下层文学。

  • 标签: 散文写作 人的文学 毫无价值 胡适先生 黄河文学 散文作品
  • 简介:麦弟爷在逃荒路上走进十里坡.那时他已饥渴难挨了.他打算讨碗剩饭吃,可连讨了几户都说没开伙.后来有人指点他说十里坡东家办席,都去吃席了.

  • 标签: 坡麦绿
  • 简介:我和苏老师相见于1988年。之所以说是相见,是因为那时我作为学生,他作为老师,我们是纯粹师生关系,从未有过私下接触。而且见面也仅有两次。1988年初,国防科工委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合办了一期文学创作班,目的是要培养一批科工委自己作家。那期创作班,科工委是下大决心和大代价。我们系主任是有名经历过战争"红小鬼"之一、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王愿坚,

  • 标签: 苏方学 对我说 创作经历 李鸣生 告诉我 人从
  • 简介:摘要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是辽宁省红色旅游主要景点,也是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红色旅游重要资源,也是不可多得明末清初普通东北乡村民居。它记录下了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东北普通百姓生活、反映了特定地域下自然环境、也潜藏着社会文化和人文习俗,是充满着独特记忆符号建筑。

  • 标签: 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 民居 东北
  • 简介:主人公小传:王勋年,江西省龙南人,1962年出生。1983年7月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气体动力学专业,学士学位;1999年6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硕士学位。1983年8月分配到总装某基地某研究所,主要从事空气动力学低速空气动力研究。先后主持、参与90余项重点课题和试验研究,获得科技进步奖16项,两次荣立二等功,2007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8年获得全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2009年评选为全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是我国空气动力学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

  • 标签: 风洞试验 空气动力学 科技干部 立式风洞 研究所 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