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持进行了“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通过对这次抽样调查第一手资料的分析发现,未成年犯在家庭背景方面,亲子分离问题凸显,家庭生活更为困难;家庭关系方面,父亲与母亲关系最差,四成以上未成年犯恨父母;家庭成员素质方面,父母文化程度和道德素养偏低;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教育观念陈旧、教育行为偏颇。研究认为,未成年犯家庭问题的症结是对未成年人权利的漠视,未成年犯最大的家庭问题是家庭功能不良和缺失而非家庭结构缺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强化对家庭的社会支持。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 犯罪预防 社会支持
  • 简介:本文运用2010年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第一手资料,分析了大众传媒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研究发现,未成年犯偏好武打、警匪电视片,有暴力行为者达六成以上;七成以上未成年犯接触过淫秽色情信息,近八成来自网络;未成年犯接触不良媒介年龄最低6岁,初中比例最高;近四成未成年犯每天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八成左右主要是玩游戏、聊天。研究认为:大众传媒不良信息传播催生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改善未成年人生存环境和传媒内涵比营造外部环境更重要;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共同提升媒介素养是应对大众传媒新挑战的最佳选择。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大众传媒 互联网 媒介素养 犯罪预防
  • 简介:运用2010年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第一手资料,分析了社会交往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研究发现:未成年犯八成以上属共同犯罪,一半以上同伙关系早已形成;近八成未成年人犯罪与朋友有关;六成以上未成年犯结交过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未成年犯的交友倾向是最青睐“讲义气”、“有相同兴趣”的人;首选“有知心朋友”为最大幸福。研究认为,不良交往增加了未成年人共同犯罪的可能性,家庭、学校教育功能的不良或缺失加剧未成年人不良社会交往,提出同伴教育这一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新思路。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共同犯罪 社会交往 犯罪预防 同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