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面部除皱术结合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开封市中心医院行面部年轻化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面部除皱术,研究组患者行面部除皱术+自体脂肪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疗效、面部皮肤检测指标、鼻唇沟及下颌缘形态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整体疗效优良率为51.22%(21/41),研究组为80.49%(33/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面部水分、弹性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均<0.05),油脂、斑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治疗后患者面部的水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油脂、斑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鼻唇沟、下颌缘形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2/41),研究组为14.63%(6/41),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面部除皱术结合自体脂肪移植进行面部年轻化治疗较单纯面部除皱术效果更好,能够明显改善皮肤状态与面部萎缩、凹陷,同时解决皮肤下垂和容量缺失问题,安全性高。

  • 标签: 面部除皱术 自体脂肪移植 面部年轻化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ipartition截骨术结合颅骨重塑治疗眶距增宽症伴发面中部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和2018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眶距增宽症合并颌面部发育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7、19岁。术前采集患者全头颅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对手术进行设计,并进行手术模拟,确定术中去骨量及V形截骨线角度。手术采用经颅内径路,额部颅骨开窗,完成颅面整体Monobloc联合截骨游离整块颅-眶-上颌骨组织后,再根据术前三维设计的方案行Bipartition截骨V形截除眶间骨块及沿中线纵向劈开硬腭,最终使颅面骨分为2段完全游离的骨块,重塑额部,将双侧眶-上颌骨块内旋并固定,以肋软骨隆鼻。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眼球活动、视力、嗅觉、鼻部形态、骨性眶间距(IOD)、眶距增宽外观形态的改善程度。结果2例患者均去除眶鼻骨15 mm; IOD分别缩窄为17 mm和19 mm。2例患者均在术后出现轻度脑脊液漏,分别去枕平卧5 d和8 d后自愈。男患者出现冠状切口处局部皮肤感染,换药1周后痊愈。女患者术后1周鼻尖近鼻小柱部分破溃,清创修整后痊愈。随访4~11个月,2例患者的眼球活动可,视力可,无复视,辐辏功能正常,嗅觉正常。鼻部重建形态可,眶距增宽的外观形态得到有效纠正,但鼻部形态及内眦赘皮仍需进一步修整。结论Bipartition截骨术能有效治疗面中部过宽,通过两侧颅-眶-颧-上颌骨块内旋固定可使高拱形腭降低,使上颌咬合平面平坦。

  • 标签: 颅面骨畸形 先天畸形 重建外科手术 颌面畸形 计算机辅助设计 眶距增宽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明胶/聚己内酯复合纳米纤维电纺膜成功构建组织工程表皮的可行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组织工程实验室分别制备3个组不同配比的明胶/聚己内酯纳米纤维电纺膜(70∶30、50∶50、30∶70),体外测试细胞相容性,构建复层皮肤修复裸鼠皮肤缺损。结果细胞接种实验显示,随着膜片中明胶含量的增加,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和增殖都明显增强。组织学染色可见,经过21 d体外培养构建的复层皮肤中,明胶/聚己内酯(70∶30)组能形成相对较好的皮肤结构。而裸鼠皮肤缺损修复试验发现,回植术后14 d时,所有组材料未降解,移植物均脱落,提示3种配比材料虽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材料降解过慢不适于构建复层皮肤。结论改良的明胶/聚己内酯纳米纤维电纺膜随明胶比例增高,细胞相容性逐渐增强,可促进皮肤愈合,但最终会被自体组织替代。

  • 标签: 组织工程 皮肤 纳米纤维电纺膜 明胶 聚己内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