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战后国人的“对西方求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欧战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可概括为"对传统求解放",同时,盲目崇拜西方的非理性倾向也在潜滋暗长。欧战后,"对西方求解放"思潮涌起。有识之士要求重新审视中西文化和世界格局,要求打破"西方文明中心"论,要求否定西方的资本主义,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直至取向社会主义。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反省现代性与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两股思想的交汇,彰显了这一思潮的时代特点,也标志着它的理论高度。不过,两者在文化与社会改造、中国是否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以及对世界新格局的认识上存在严重分歧,最终分道扬镳。但是思潮却没有因此减弱,反倒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而更加高涨。从理论上说,这个思潮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自身的可贵超越。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成为近代中国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归根结底,在于它同时包含了两大思想解放的向度:"对传统求解放"与"对西方求解放"。二者间的张力与搏击,构成了不断推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的内驱力。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11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