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22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未填写
出处 《时代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 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作文试题延续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模式,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有变”的特点。作文材料选自《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的片段,命题者借助名著经典场景,提炼出了“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的三种模式,“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既突出了炼字的艺术表达效果,又凸显了不同的审美标准。引导学生对“移用”“化用”和“独创”这三个进行深度思考,材料中的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加以拓展延伸,运用发散性思维,筛选合适的材料。由中国古典文学领域回归到社会现实,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材料充分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从命题角度来看,切入角度新颖,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 思辨能力和迁移能力,有一定的审题难度,引导考生在深刻理解材料内涵的基础上,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文化自信,立足当下,以创新精神走向未来。该命题体现了加强教考衔接,紧密结合了高中语文课程学科的特点,通过教材中《红楼梦》选篇的学习或对“整本书阅读”的研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作文材料,启示学生要厚植国学经典,也给教师以清晰的导向,要关注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出版日期 2023年04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

来源期刊

时代教育

相关关键词

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作文试题延续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模式,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有变”的特点。作文材料选自《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的片段,命题者借助名著经典场景,提炼出了“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的三种模式,“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既突出了炼字的艺术表达效果,又凸显了不同的审美标准。引导学生对“移用”“化用”和“独创”这三个进行深度思考,材料中的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加以拓展延伸,运用发散性思维,筛选合适的材料。由中国古典文学领域回归到社会现实,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材料充分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从命题角度来看,切入角度新颖,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 思辨能力和迁移能力,有一定的审题难度,引导考生在深刻理解材料内涵的基础上,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文化自信,立足当下,以创新精神走向未来。该命题体现了加强教考衔接,紧密结合了高中语文课程学科的特点,通过教材中《红楼梦》选篇的学习或对“整本书阅读”的研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作文材料,启示学生要厚植国学经典,也给教师以清晰的导向,要关注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美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