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理参数的关系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湖南省脑科医院急诊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分为时限正常组(≤110 ms,NG组)和时限延长组(>110 ms,EG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病理参数间的差异,分析心电图QRS波群时限与急性心肌梗死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入组患者134例,EG组73例,NG组61例。EG组血浆中N-末端脑钠肽前体(N-proBNP)水平显著高于NG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NG组(P<0.05),且EG组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时限与血浆中的N-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981,P<0.001),与LVEF呈负相关(r=-0.979,P<0.001)。EG组Killip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占比少于NG组(P<0.05),Ⅱ级与Ⅲ级患者占比明显多于NG组(P<0.05),两组中Ⅳ级患者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组患者恶性心血管事件(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心源性死亡、再梗死率及总发生率)发生率明显高于NG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血浆N-proBNP升高、LVEF下降、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延长、高Killip心功能分级均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EG患者较NG患者心功能更差,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
出处 《中国医师杂志》 2021年10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