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珠单抗治疗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后放射性脑坏死的放射剂量学及临床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贝伐珠单抗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后出现放射性脑坏死(RN)疗效的放射剂量学及临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2019年在我科治疗的SRS后诊断为RN的脑转移患者40例临床资料患者,SRS组15例,SRS+WBRT组25例。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并在不同时间点使用MRI随访6个月。回顾性分析剂量学等临床特征与影像改变等变量之间的关系。χ2检验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从放疗结束到发生RN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1个月(7~35个月)。SRS+WBRT比SRS治疗发生RN时水肿体积大(P<0.05)。单位病灶体积接受生物学剂量(BED/GTV)与激素减量时间呈正相关(r2=0.13, P<0.05),与潜伏期(RN发展的时间)呈负相关(r2=0.21, P<0.01)。BED×GTV可用于RN风险分层分析。不同贝伐珠单抗治疗方案在减轻脑水肿效果上相近(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是脑转移瘤患者SRS后出现RN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RN的发展与生物学剂量和肿瘤体积密切相关。建议使用低剂量、少疗程数的贝伐珠单抗治疗RN。
出处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1年03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