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了解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应对方式,探讨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关联。方法纳入2018年8月参加浙江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举办的"青少年炎症性肠病夏令营"的25例青少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由患者自评疾病活动度和严重程度。采用慢性病儿童应对方式量表(CODI)对患儿的应对方式进行评估;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 4.0)评估生存质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关系。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患儿的应对方式,比较不同应对模式的特征及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青少年患者年龄为(17.2 ± 3.1)岁,女性占56%(14/25)。主观自评的疾病严重程度为中度者占44%(11/25),轻度者占56%(14/25);主观自评处于疾病活动期占24%(6/25)。单因素分析发现总生存质量与负性情绪反应呈负相关,与接受和总体应对情况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总体应对情况越好者生存质量越好。聚类分析将患者的应对方式分为两类,模式A(适应性应对)患者的应对方式主要为接受;模式B(非适应性应对)为逃避、自我安慰和负性情绪反应。模式A与总生存质量呈正相关(β=13.636,95%CI:3.090~24.182,P=0.014),而模式B与总生存质量呈负相关(β=-13.636,95%CI:-24.182~-3.090,P=0.014)。结论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适应性应对与良好生存质量相关,而帮助患儿更多采取适应性应对策略可能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出版日期 2021年08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