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放射工作人员2019年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兰州市放射工作人员2019年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放射防护和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4月,选取2019年在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1 460名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收集被监测人员的单位性质、医院级别和职业类别以及2019年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比较不同职业类别和医院级别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结果兰州市放射工作人员2019年职业性外照射监测中48人的有效剂量为1.0~<5.0 mSv,2人的有效剂量为5.0~<10.0 mSv;年集体有效剂量为308.21人·mSv,受监测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1 mSv/a。不同职业类别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4.43,P<0.05),核医学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较高(0.56 mSv/a),其次为介入放射学(0.33 mSv/a)。年个人剂量超过5 mSv的年集体剂量与年总集体剂量的比值(SR5)和年个人剂量超过1 mSv的工作人员数与受监测人员总数的比值(NR1)较高的均为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人员。不同级别医院诊断放射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46,P<0.05),民营、社区、卫生院的人均年有效剂量较高(0.32 mSv),其次是县级医院(0.23 mSv)。结论兰州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人员年有效剂量偏高,应重点加强其放射防护管理;同时建议加强对民营医院的监管以及社区卫生院的设备更新、维护。
出版日期 2021年06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