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早期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早期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的7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于术后第1、3、5天分别检测血常规,记录白细胞计数(WBC),计算NLR。分析术后第1、3、5天NLR与吻合口瘘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术后NLR预测吻合口瘘的准确率。结果术后第1、3、5天,吻合口瘘患者的平均WBC分别为13.2×109/L、9.1×109/L和8.9×109/L,吻合口愈合患者的平均WBC分别为12.9×109/L、9.0×109/L和8.8×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吻合口瘘和吻合口愈合患者的平均NLR分别为13.3和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吻合口瘘患者术后第3、5天的平均NLR分别为10.9和7.6,吻合口愈合患者术后第3、5天的平均NLR分别为9.3和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第3天NLR截点值为8.6时,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灵敏度为73.2%,特异度为75.6%,AUC为0.744。术后第5天NLR截点值为5.5时,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灵敏度为69.6%,特异度为75.5%,AUC为0.726。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第3天NLR为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后第3天NLR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助于早期发现吻合口瘘,减少吻合口瘘导致的并发症。
出处 《中华肿瘤杂志》 2020年01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