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加急性肝衰竭分型新视点:基于临床转归的动态分型新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疾病进程特点,探索新型判断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分型标准,为制定更为精准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纳入两所三甲医院确诊ACLF患者388例,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检查信息、诊疗经过等信息,收集自诊断ACLF起第1、3、7、14、21、28 d和第12周或好转出院前、肝移植或病死前24 h的实验室检查数据,根据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变化趋势,将其在4周内以及12周内的变化情况分为:升高至> 40%,升高但仍≤ 40%,进行性下降或持续不升;而总胆红素(TBil)变化趋势分为:下降程度≥50%,下降程度< 50%,进行性升高或者持续不降;筛选符合动态分型要求的患者,综合每个患者在第4、12周PTA、TBil变化趋势以及其预后情况,制定转归动态分型,采用χ2检验分析各分型ACLF患者临床特点。结果经过筛选,共262例患者入组,在病程第4周,有45%的患者PTA升高至> 40%,40.8%的患者TBil下降50%,病程进展至12周时,累计有65.3%患者PTA升高至> 40%,63.4%患者TBil下降50%;结合患者在第4、12周的预后情况,将患者病情演变过程分成5种类型:A型:快速进展型60例(22.9%);B型:快速恢复型82例(31.3%);C型:缓慢进展型48例(18.3%);D型:缓慢恢复型43例(16.4%);E型:缓慢持续型29例(11.1%)。快速进展型患者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急性肾损伤的比例分别为16.7%、33.3%、33.3%;而上述并发症在快速恢复型中仅占3.7%、7.3%、12.2%,χ2值分别为14.411、20.060、12.140,P值均<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真菌感染率在病死或肝移植患者(即快速进展型与缓慢进展型患者)中分别为21.7%、10.4%,在快速恢复型、缓慢恢复型和缓慢持续型患者中分别为1.2%、14%、6.9%,快速进展型与快速恢复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8.925,P < 0.05。结论ACLF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可分为快速进展型、快速恢复型、缓慢进展型、缓慢恢复型、缓慢持续型,肝病基础、伴有真菌感染、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急性肾损伤均可影响ACLF病情发展。
出处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04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