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本研究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etinoblastomaprotein,pRb)在不同类型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细胞周期、危险度、微小残留病(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监测、预后等临床诊断治疗监测指标的关系。对89例初发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25例AML,10例T-ALL,54例B-ALL)及7例正常对照骨髓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①流式细胞术检测pRb的表达准确直观;②在各种类型的急性白血病中pRb的高水平表达具有普遍性,同一患儿白血病细胞pRb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白血病细胞,在不同类型的急性白血病中pRb均有缺失表达;③pRb的表达水平与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循环周期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Rb表达阳性的B-ALL中处于G1期的白血病细胞数显著高于pRb表达阴性的病例(92%vs77%);④B-ALL中,MRD阳性组pRb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组,且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前后非白血病细胞的pRb表达水平是稳定的;⑤pRb的表达量与B—ALL早期治疗预后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B-ALL预后不良组pRb的表达量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pRb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存在高水平表达或缺失等异常形式的表达差异,pRb的表达与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周期、MRD监测、早期治疗反应的预后评价等存在相关性,对于B-ALL的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06年05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