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之路——兼评张明媛女士的话剧《赵一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在纪念抗日战争六十周年暨赵一曼烈士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剧作家》杂志推出了张明媛女士的话剧《赵一曼》。《赵》剧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体察力。巧妙地运用了时空转换的手法,全景式地回顾了赵一曼烈士从韶华童真、成长觉悟、终于融人革命洪流、到英勇就义的人生历程。在有限的时空中,作者倾注了极其丰富的人性情感:从烈士对母亲、对丈夫、对祖国的挚爱;对侵略者、对汉奸、对战争的刻骨仇恨;面对惨绝人寰的酷刑侮辱,视死如归的精神境界。剧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场面,没有起伏迭宕的紧张情节,也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没有大悲大痛,但却无孔不入,环环递进,步步深入,又层层超越。在时空转换中,看似随意道来,却是独具匠心,剧中人物情感真切,绵密婉约,叙述简洁,描写精微,入木透骨,显现了女性作者特有的精细和执着.寄托了对烈士无限的敬仰和深切怀念。最为突出的是幕落前那一组带有血腥味的数字,是在告诫和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这也正是《赵》剧的主题意义所在。这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女性文化特征的表现方式。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剧作家》 2006年2期
出版日期 2006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