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使用品德教材,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教材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教师在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指导下,为了实现小学阶段品德教育提出的“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这个总目标,教师在使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时,必须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在备课过程中,学会合理地选择与优化教学内容。尤其要深入理解领会教材,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贴近儿童生活的有益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儿童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 张燕
出处 《中小学教育》 2017年2期
出版日期 2017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