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钠(Lowmolecularheparinsodium,LMHS)对治疗伴有高凝状态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肾内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0例,且符合高凝状态的相关诊断标准,在其30例患者中随机选取男患者20例,女患者10例,可随机分为治疗、对照两组,每组将分配1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患者10例,女患者5例,治疗组男患者9例,女患者6例,同时对照组将给予糖皮质激素结合免疫抑制剂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需在年龄、病程、不良反应程度、临床症状上均无明显差异,对糖皮质激素无明显禁忌症;经治疗三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一次实验室安全性检查化验,主要包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血清ALB、血清TP)、24h尿蛋白U-PRO、凝血功能(APTT、PT)及肝肾功能(BUN、Cr)等相关指标的水平,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有无明显差异;若差异明显,可以认为低分子肝素钠在治疗高凝状态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有显著性疗效的。结果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比较,可见两组患者24h尿蛋白、BUN、Cr水平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血ALB、血TP、凝血APTT、凝血PT均明显上升,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均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血ALB、血TP的水平明显升高,提高了血液的流动性,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血ALB、血TP的水平也有所上升,但相对于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两组具有高凝状态患者的相关实验室安全性检查的临床观察与对比分析,显然治疗组患者通过加低分子肝肾钠的治疗后,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均明显高于对组照,因此可通过此治疗方案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降低患者罹患血栓的风险,减少尿中蛋白的排量,从而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对于有水肿的患者,还应注意多卧床休息和加强营养。
出处 《心理医生》 2017年20期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