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形成原因和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和试验检测理论,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常见病害—裂缝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和汇总,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出处 《工程管理前沿》 2014年7期
关键词 水稳碎石 裂缝 原因 对策在合成级配碎石或天然碎石中掺入适量水泥和水经拌合得到的混合料经压实和标准养护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碎石(以下简称水稳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具有强度高 抗冻性好 结构稳定 板体性高的优点,是一种良好的,使用广泛的路面基层材料。但其也有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半刚性基层)的常见通病&mdash 裂缝。这种裂缝一般等间距横向,间距3&mdash 15m,缝宽0.5&mdash 3mm左右,也有极少数纵向裂缝。裂缝的形成降低了水稳碎石基层的自身强度,使面层产生反射裂缝,造成路面的早期损坏,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的舒适和安全。裂缝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干缩 温缩和荷载一 干缩裂缝即水份损失产生的收缩裂缝,裂缝细小不易察觉是温缩裂缝的裂缝源。主要发生在水稳碎石基层压实成型至面层铺筑结束。面层铺筑完成后,水稳碎石基层内部水份基本不再损失,含水量有所回升且趋于平衡,干缩基本结束。水份的损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水泥强度的形成需要大量水份,水泥用量越多需要的水份越多 ⑵集料表面吸收水份,细料越多(特别是0.002mm 以下土的含量),吸收的水份越多 ⑶水稳碎石基层摊铺 养生直至面层铺筑完成期间,水稳碎石的水份蒸发损失或渗透到灰土底基层的水份损失。原水稳碎石的含水量越大,损失越大。针对以上干缩原因在水稳碎石基层拌合料生产 施工过程中宜做好如下工作以减少裂缝的形成或降低裂缝的发生机率⑴在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从工程实践看为了水稳碎石的高强度片面强调高水泥用量是不科学和顾此失彼的。工程实践上集料级配相同的水稳碎石基层施工路段,水泥用量少的取芯成型不佳的段落与水泥用量多的取芯成型很好的段落相比,在通车一年后裂缝明显要少甚至没有裂缝,也就是说基层高强度不一定有高质量或好使用性能,况且现在水泥的实测强度普遍高于水泥标号很多。所以多用水泥既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又加重了裂缝的形成。工程实践上水泥用量4.5%--5.0%(强度等级为32.5 的缓凝水泥)是能满足强度需要的适宜水泥用量。同时应注意做好拌合料级配和含水量的合理控制,争取低水泥用量下获得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强度。⑵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集料级配按规范(或设计)要求的集料级配范围的中值与下限之间控制,特别是4.75mm 和0.075mm 两个筛孔的通过量按规范(或设计)
出版日期 2014年07月1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

相关关键词

水稳碎石 裂缝 原因 对策在合成级配碎石或天然碎石中掺入适量水泥和水经拌合得到的混合料经压实和标准养护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碎石(以下简称水稳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具有强度高 抗冻性好 结构稳定 板体性高的优点,是一种良好的,使用广泛的路面基层材料。但其也有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半刚性基层)的常见通病&mdash 裂缝。这种裂缝一般等间距横向,间距3&mdash 15m,缝宽0.5&mdash 3mm左右,也有极少数纵向裂缝。裂缝的形成降低了水稳碎石基层的自身强度,使面层产生反射裂缝,造成路面的早期损坏,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的舒适和安全。裂缝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干缩 温缩和荷载一 干缩裂缝即水份损失产生的收缩裂缝,裂缝细小不易察觉是温缩裂缝的裂缝源。主要发生在水稳碎石基层压实成型至面层铺筑结束。面层铺筑完成后,水稳碎石基层内部水份基本不再损失,含水量有所回升且趋于平衡,干缩基本结束。水份的损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水泥强度的形成需要大量水份,水泥用量越多需要的水份越多 ⑵集料表面吸收水份,细料越多(特别是0.002mm 以下土的含量),吸收的水份越多 ⑶水稳碎石基层摊铺 养生直至面层铺筑完成期间,水稳碎石的水份蒸发损失或渗透到灰土底基层的水份损失。原水稳碎石的含水量越大,损失越大。针对以上干缩原因在水稳碎石基层拌合料生产 施工过程中宜做好如下工作以减少裂缝的形成或降低裂缝的发生机率⑴在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从工程实践看为了水稳碎石的高强度片面强调高水泥用量是不科学和顾此失彼的。工程实践上集料级配相同的水稳碎石基层施工路段,水泥用量少的取芯成型不佳的段落与水泥用量多的取芯成型很好的段落相比,在通车一年后裂缝明显要少甚至没有裂缝,也就是说基层高强度不一定有高质量或好使用性能,况且现在水泥的实测强度普遍高于水泥标号很多。所以多用水泥既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又加重了裂缝的形成。工程实践上水泥用量4.5%--5.0%(强度等级为32.5 的缓凝水泥)是能满足强度需要的适宜水泥用量。同时应注意做好拌合料级配和含水量的合理控制,争取低水泥用量下获得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强度。⑵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集料级配按规范(或设计)要求的集料级配范围的中值与下限之间控制,特别是4.75mm 和0.075mm 两个筛孔的通过量按规范(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