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杂居地区回族教育:包头市北梁回族教育的教育人类学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清末民国时期,包头市北梁是“丝茶驼路”的中转站和贸易枢纽,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镇,也是包头文化“根”和“魂”的所在地。自民国二年(1913年),北梁回族建立了包头市第一所回族小学——清真小学,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包头北梁回族教育经历了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中的艰难改革阶段,又经历了日军统治时期的奴化教育,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原清真小学接管,从此结束了回族几百年以来的自办教育,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回族整体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得到了根本改观。但由于旧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不予重视,办学经费紧张以及回族传统教育观念和重商思想的影响,使回族青少年接受高中和高等教育人数明显少于接受小学教育人数,造成如今北梁回族人口整体受教育情况不容乐观,甚至影响到北梁回族的整体发展。
作者 童斌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 北梁 回族 教育
出版日期 2018年04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