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教育改革若干问题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成为现代在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高校是培养造就会计人才的摇篮,现就如何加强大学会计教育,深化改革的几个问题谈些粗浅认识:一、培养目标与职业道德问题培养目标是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的要求.国家教委提出,高校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全国会计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但目前合院校会计教育的层次(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不同,其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通用型”、“专用型”或“复合型”等等都应具体规范.笔者认为专科生应培养“实用型”,即侧重于具体操作技能的初级会计人才;本科生应培养“通用型”或“外向型”,即具有会计、审计、财务、税收等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中级会计人才;硕士生、博士生应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独立分析和运作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专用型’的高级会计人才.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广西审计》 1998年1期
出版日期 1998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