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逆乡土化”的哲学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乡村教育呈现“逆乡土化”趋势,其亲近自然的特色在逐渐削弱。乡村教育“逆乡土化”的症结主要在于乡村小学“盲目撤并”带来严重后果,中小学教育脱离自然,乡村教育人才流失,学生缺乏情感关怀和引导,教育陷入“功利化”困境。乡村独特的地理环境,富足的传统文化积淀,规律的生产生活方式,较强的规划可塑性等是乡村教育应该发挥的优势。文章对当前乡村教育“逆乡土化”现象进行分析,横向与西方教育进行对比,进而从哲学层面上思考环境对教育不可或缺的影响。基于人本素质和科学教育根植于自然本源的观点,提出恢复学生就近入学,保留乡村学校自然文化优势,因地制宜广纳贤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创新教育模式等建议。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江淮论坛》 2018年6期
出版日期 2018年06月1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