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戏曲批评中的“境界”与“意境”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明清两代戏曲批评家多次使用了“境界”和“意境”这两个术语,使用时指称的意义比较宽泛,含义比较模糊,不如唐宋诗词批评明确。近代王国维先生对境界和意境曾作过重要的论述,王氏的“境界说”是一大理论贡献,但是对意境的阐述语焉不详,在理论上有缺陷,常使后人的认识陷入误区。在中国美学理论中,有关艺术意境的发现和阐述是对世界文化艺术理论的重大贡献。宗自华先生曾对意境的意义和结构作了探本穷源的研究,提出了“灵境”的概念,即是以“心”而造的“艺术境界”。本文的研究,重在历史的和理论的探源,对中国美学中的“境界”和“意境”作了系统的阐述,特别是对于艺术意境形成的必须条件“意象”及其“虚境”的美学意义和作用,作了美学理论和艺术实际结合的论述。
作者 李晓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戏剧艺术》 2014年1期
关键词 境界 意境
出版日期 2014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