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华安仙都的蓄奴制调查——明清福建社会制度调查报告之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正>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奴隶制残余,曾长期存在于安徽、江西、湖广、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关于安徽徽州的庄外,研究者多,暂且不说,其在经济发达的江苏无锡,此种遗制尚有残存,钱穆曾记百年前无锡的七房桥,“桥北一小村,忘其名,乃七房桥公仆所居。世世传习婚丧喜庆种种礼节仪文。一家有事,诸仆群集。泾之西约五百步又一桥,名丁家桥,桥北一村,名丁家村,乃七房桥钱姓乐户,此乃袭明代之制,世习昆曲锣鼓歌唱吹打。每一房有事亦毕集,遇喜庆,即在其宅大厅前搭台唱昆曲,打锣鼓,或分两台,或只一台,或一日夜,或三日夜不等。”其在福建,一九二八年岭南大学教授黄仲琴曾在《民俗周刊》杂志上就华安县仙都的蓄奴遗习,做了简单的介绍见文未附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1984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