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1 个结果
  • 简介:蚌埠地区广泛出露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包括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五河岩群、凤阳群以及少量的钾长花岗(片麻)岩。五河岩群上、下亚群的形成时间、沉积时限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五河岩群上亚群殷家涧岩内变晶屑凝灰岩夹层进行锆石U-Pb年代研究,获得成岩年龄为2140±17Ma,表明五河岩群上亚群形成于古元古代中期。结合区域年代研究成果,认为蚌埠地区存在~2.1Ga的构造-岩浆-热事件。

  • 标签: 华北陆块东南缘 早前寒武纪 五河岩群 古元古代 锆石U-PB测年
  • 简介:一、剖面位置及组成岩性剖面位于叙永县城以南58km处的观兴乡南山村,其所处构造位置属石坝背斜东段北西翼。整个剖面全为三叠纪地层。下三叠统主要出露于公路东侧,以下干河的发儿沟南侧山脊为剖面线,中、上三叠统以公路西侧的青棡湾南侧山脊为剖面线,两地北东向平移约500m,其间未发现任何走向断层,剖面完整。各构造轴线及地层、段界线,采用1:

  • 标签: 雷口坡组 须家河组 不整合接触 下三叠统 剖面线 南山村
  • 简介:天山东段古生代火山-沉积地层时代特别是变质事件的厘定对探讨天山古生代洋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次对出露于哈密沁城地区的红柳沟中的流纹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了锆石(U-Pb)年龄为(426±12)Ma(MSWD=0.31),该年龄可以代表红柳沟的沉积年龄。同时,获得变质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372±28)Ma(MSWD=0.021),该期变质事件天山普遍发育,可能与天山古生代洋盆碰撞有关。

  • 标签: 哈密 天山 红柳沟组 流纹岩 锆石U-PB年代学
  • 简介:重磁力资料处理的计算机化和处理结果的彩色化,导致重、磁力资料中的很多隐伏信息得以显示出来,其中的构造信息为研究大型断裂的运动特征提供了有利的证据。本文以合肥盆地重、磁力资料显示出来隐伏信息为例,研究了合肥盆地东界郯一庐断裂的运动形式,认为至少存在一次左行走滑和一次右行压扭;西界吴集断裂向南延伸至大别山,而不是过去认为的终止于肥中断裂,同时首次指出该断裂燕山早期表现为右行走滑,燕山晚期北段表现为正断层,南段作为肥中断裂下降盘而停止活动或活动较弱。

  • 标签: 重力勘探 油气勘探 重磁资料 断裂运动学 合肥盆地
  • 简介:若拉岗日裂谷带位于拉竹龙-西金乌兰-金沙江结合带的中段,该带作为一条重要的大地构造分界线已被地学界所注目.西金乌兰地区发现了蛇绿混杂岩带,金沙江、甘孜理塘等地保留有较完整的洋壳残片(蛇绿混杂岩套)和岛弧火山岩建造,其西延的若拉岗日一带,没有见到这些地质体.基性岩(脉)和少量超基性岩脉是三叠纪热侵位的产物,地球化学等特征表明。它们不是MORB型基性岩,更多地体现板内裂谷特征:石炭系-下二叠统基性火山岩以碱性系列玄武岩为主,具裂谷型双峰式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等特征表明,它们形成于板内或板内裂谷;酸性花岗岩类侵入岩极不发育,构造岩浆带不发育.

  • 标签: 藏北高原 裂谷带 岩石化学 地球化学
  • 简介:对新疆和静县乔霍特铜矿一带巴音布鲁克火山岩岩石、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总结,认为该火山岩为钙碱性系列的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具低TiO2、MgO、高Al2O3,高Fe2O3/FeO比值及富钠贫钾的特点,形成于大洋岛弧环境;流纹岩中获得(430.33±0.99)Ma的LA-ICP-MS锆石年龄,指示巴音布鲁克时代为志留纪。

  • 标签: 巴音布鲁克组 火山岩特征 LA-ICP-MS锆石年龄 构造背景
  • 简介:博格达三个山地区基性岩墙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岩墙属亚碱性系列,为岩浆高度演化产物,轻稀土富集,不相容元素Ba,La,K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h,Yb相对亏损,Ti亏损不明显,Nb/Ta(平均14.1)、Zr/Hf(平均35.99)比值与原始地幔Nb/Ta(17.8)、Zr/Hf(37)比值相似,(Th/Nb)N的值大于1,Nb/La比值小于1,表明该岩墙的岩浆源自地幔,且侵位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本区基性岩墙的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322.1±6.5)Ma,表明是博格达造山带岩石圈拉张减薄时的产物,反映晚石炭世早期博格达造山带处于岩石圈拉张的构造环境与动力学背景。

  • 标签: 博格达 三个山 基性岩墙 地球化学 U-PB年代学
  • 简介:米易海塔地区五马箐地层,前人争议较多。争论焦点主要围绕其时代归属及成因问题。通过野外实际工作,发现五马箐片岩、片麻岩内有大量长英质脉体。据其空间展布、岩石及稀土元素特征,判定具混合岩特征。因此认为五马箐地层岩石组合与河口群地层存在一些可比性,时代早于会理群,晚于康定群,属区域动热变质作用及混合岩化作用形成。

  • 标签: 五马箐组 岩石学 混合岩 海塔
  • 简介:皖中浮槎山地区南延部分以大黄山一带为代表,出露一套基本未变质地层,据岩石组合、变质程度、微古化石等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其应为北将军(岩),可与张八岭地区的北将军(岩)进行对比,进一步将其分为两个(岩)段:下(岩)段为碳酸盐岩,上(岩)段为碎屑岩.

  • 标签: 北将军(岩)组 对比 皖中浮槎山地区
  • 简介:皖南晚震旦世蓝田底部含锰碳酸盐岩、硅质岩和铁锰矿层,含有丰富的成矿物质并且赋存有银铅锌等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是由于热水沉积作用而形成。这一发现为皖南地区矿床的成因给予了解释,并且为今后的矿床勘探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热水沉积 地质地球化学 蓝田组 晚震旦世 皖南
  • 简介:潘—煤矿小断层较为发育,尤其是P2ss^1第三含煤主采煤层(11—2煤)。采用构造地质的分析方法,对井田内P2ss^1第三含煤主采煤层中断层的特征、发育规律及形成机制的研究分析,根据已采区小断层分布规律以及井田构造应力场进行了研究,对未采区构造分布作出预测。

  • 标签: 煤矿 第三含煤组主采煤层 小断层 断层特征 发育规律 形成机制
  • 简介:博格达造山带内出露的晚石炭世辉绿岩,为研究博格达裂谷演化末期地球动力学背景提供了重要信息.色皮口地区辉绿岩主量元素以低TiO2、较高Al2O3、较低MgO、贫P2O5,较低的K2O/Na2O比值(0.12-0.53),ΣREE较高,LREE/HREE为2.45-3.56,铕负异常不明显(δEu=0.82-1.02)等为特征.与原始地幔相比,其不相容元素K,Rb,U,Ba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Zr,Hf富集,Ti亏损不明显,Nb,Ta,Th表现为明显负异常.U富集可能指示与地壳物质的加入有关,较低的Nb/Zr比值(0.02-0.06),暗示岩浆源区可能为受地壳混染的亏损地幔.辉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300.5±1.7)Ma(MSWD=2.3,Th/U比值为0.36-1.3),为晚石炭世晚期,代表了博格达裂谷闭合后地球动力学环境由挤压变为拉张的转折期.

  • 标签: 新疆 博格达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辉绿岩
  • 简介:对四川省射洪县"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剖面的上侏罗系蓬莱镇进行岩相分析、观察研究表明,蓬莱镇以紫色、紫灰色、灰绿色泥岩、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含粉砂岩,可以识别划分出湖泊、河流和铁质氧化土壤三种岩相类型。其中,湖泊相可分辨出深湖、滨~浅湖亚相,河流相,并可进一步识别为河道、天然堤、决口扇、洪泛平原(/河漫滩)四种亚相。根据这些岩相和亚相的气候指示,结合下伏硅化木层位的岩相特征,认为研究区蓬莱镇沉积期属于半干旱气候。

  • 标签: 古气候 岩相 蓬莱镇组 射洪县
  • 简介:结特库勒岩体位于阿尔泰山西段禾木乡南约20km的结特库勒-带,岩体主要岩性为片麻状白云母斜长花岗岩,锆石U-Pb定年认为结晶年龄为(462±27)Ma,为晚奥陶世侵入岩浆作用的产物.主量元素表明岩石为碱性过铝质系列.微量元素表现为Ba,U,Nd,Sr,Ti元素呈明显的负异常和Rb,U,P,Hf,Y的正异常.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V”型分布的特点.岩体为高温型SP花岗岩类,可能为碰撞造山过程中发生岩石圈的拆沉与热流圈的上涌,使地壳发生深熔、上涌混合成岩.岩体形成于碰撞造山环境,很可能为同碰撞-后碰撞环境.

  • 标签: 阿尔泰山西段 片麻状白云母斜长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 简介: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新近系沙湾沉积时期,发育有一个与石炭系古潜山有关的古坡折带.古坡折带控制了区内主要目的层沙湾II段沉积和地层圈闭的发育,古坡折带附近是地层型圈闭发育有利区带,具重要油气勘探意义

  • 标签: 准噶尔盆地 沙湾组 坡折带 低位体系域 车排子凸起
  • 简介:成因矿物的许多理论,如矿物的物理性质标型、矿物化学成分标型、矿物包裹体成分标型等都已经渗透到了宝石研究的各项工作中,这些理论为鉴定天然宝石与人工宝石、鉴定宝石是否经过处理以及进一步鉴定天然宝石的成因和产地提供了童要的思路和依据,并且对宝石的优化与合成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总结与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某些常见宝石的鉴定特征(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以及其他一些常见宝玉石等)。归纳和阐述成因矿物研究宝石中的实际应用.

  • 标签: 成因矿物学 宝石学 标型特征
  • 简介:本文根据U-pb、Rb-Sr、40Ar/39Ar法测年资料,探讨了川西白玉-稻城地区花岗岩类的东岩带、中岩带、西岩带的形成时代。东带以200Ma为主,中带以80Ma为主,西带以220Ma为主,各方法所获年龄数据基本上可对比。

  • 标签: 花岗岩类 同位素年龄 白玉-稻城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