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分析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研究

/ 1

中医体质分析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研究

董秀坤1 ,臧宝丽1 ,高芳1  ,孙颖1 ,冯书梅2

  1. 唐山市丰南区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3399
  2. 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北邯郸,056399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析理论进行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200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小球法进行分组,参照组100例接受常规中医治疗,研究组100例在参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体质分析理论进行针灸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析理论进行针灸治疗,能够取得更为确切的疗效。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中医体质分析;治疗效果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因颜面神经紊乱而引发的疾病,周围性面瘫被中医称为“口僻”,是一种基于阳虚证,因阳虚证,受外邪侵袭,导致经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颜面瘫痪。在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针灸、药熏和推拿等,而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有明显的疗效。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析理论进行针灸治疗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200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小球法进行分组,参照组100例接受常规中医治疗,研究组100例在参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体质分析理论进行针灸治疗。研究组的男女比例为58:42,年龄为24岁到76岁,均龄为(45.8±8.1)岁;参照组的男女比例为56:44,年龄为22岁到74岁,均龄为(46.1±8.4)岁。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三白通络胶囊治疗,每天给药3次,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用药量。同时,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针灸主穴为地仓穴、牵正穴、禾髎穴以及翳风穴等,对患者适当增添针刺穴位。针刺治疗时,使用1.5寸毫针,对患者的针刺部位进行消毒后,采用切式进针,并缓慢捻针,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完成后,留置针30分钟,在患者对应穴位旁点燃艾条,对患者开展艾灸治疗,每天治疗1次。对研究组联合中医体质分析进行针灸治疗,主要是根据中医体质九分法,对患者的进行辨证取穴,适当增添针灸穴位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在完成治疗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具体标准为:痊愈:患者恢复正常的面部表情,不存在人中沟偏以及口角歪斜等问题,鼻唇沟以及双侧额纹对称;显效:患者无法完全闭合双眼,微笑时存在口角略不对称的症状,鼻唇沟以及双侧额纹对称;无效:患者经50天治疗后不符合痊愈与显效的评估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明对比存在差异。

2  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 1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参照组

100

54

32

12

88.00

研究组

100

67

31

2

98.00

/

/

/

/

7.681

P

/

/

/

/

0.006

3  讨论

面神经疾病包括了颞支、颧支、颊之、下颌缘支等,可能是由于受凉或者病毒感染等原因所致,受凉会使脸部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对面神经产生压迫,从而就会产生周围性面瘫,这时候就会有口角歪斜、流涎、说话漏风等表现,给人带来很大的麻烦。中医对本病的研究比较深入,对本病的认识比较明确,对本病的疗效也比较明确[1]

“三白通络胶囊”是以“牵正散”为基础,由15味药材组成,分别是白芷、蜈蚣、当归、白附子、白附子、防风、赤芍药、白僵蚕、白芥子。中医学认为,脸部有阳明、少阳经,而脸部阳明主气血,故在选择穴位时,应以阳明为主干,并按其循环进行穴位选择,从而实现打通脸部经脉,改善气血运行,从而对周边性面瘫起到治疗作用[2]。以患面为切入点,取“牵正”、“翳风”、“和”、“地仓”为主要穴位,施针治疗。二者联合应用,可获得更好的疗效。然而,通过临床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的中医体质对疾病的易感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我们认为,面瘫的发生可能与中医体质有关。按照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提出的“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血瘀质,特异质”的九种体质分类方法,对患者进行了分类。面瘫病的易感体质可能有气虚质、气郁质和痰湿质三种,针对其选择的穴位,可以进一步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3]

综上所述,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析理论进行针灸治疗,能够取得更为确切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汤红.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03):116-118.

[2]王俊.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炎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评价[J].心理月刊,2020,15(16):118-118.

[3]戴丽娟,王淑兰,王会等.基于中医体质分析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及预后[J].光明中医,2021,36(14):2409-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