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之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8
/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之刍议

黄素芹

福建省宁化县人民政府督导室 

摘要: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的基础性能力,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得心应手,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计算素养。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探讨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是数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教学课题。文章尝试从重视基础、熟练口算、养成习惯等三个方面探讨计算能力培养的相关路径。文章有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认识计算教学的重要性,有利于提升计算能力教学的有效性,为计算能力培养提供启发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重视基础;熟练口算;养成习惯

在小学阶段,数学作为必修课程,其不仅是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更重要的是,通过计算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在生活当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购买物品的情境中,或者解决一些实践中的应用问题,从而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数学知识中,计算部分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数学其他内容的基础性知识。如果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成绩,教师就需要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以下是探析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实施路径

一、重视基础计算

1.利用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

随着智能手机及计算器的普及,不少人认为计算的工作可以交给计算器完成,于是有意无意中会忽视计算能力的培养。从数学教材的内容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知识都需要涉及到计算问题而且,计算并不是机械的既定步骤,而是需要不断投入思维的动态过程。计算能力与思维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计算1+2+3+…+8+9+10=?通常学生会从左到右依次相加,得出结果为55。但也有的学生会两头往中间对称地看到1+10=2+9=3+8=4+7=5+6=11,共有5对11,结果是5×11=55。同样是算出55,但思维的角度不同,算法的难易就不同。还有的同学是“凑10计算,就是1+9=2+8=3+7=4+6=10,四组结果为10,4×10=40,还有5和10没有加进去,40+5+10=55。也可以添加一个“0”,题目变成0+1+2+…+8+9+10=?这样依然用两头往中间看就0+10=1+9=2+8=3+7=4+6=10,5×10=50,还有中间的5没有参与配对,结果为50+5=55。由此可见,计算是与思维方式息息相关的思维能力培养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教师应当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满足新课标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利用差异性资源,优化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学习质量会反映出教师教学的情况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大都是不相同的,可能有些同学的思维比较灵活,做相关计算题时的速度较快他们能够在教师讲解完全重点知识后,能够迅速计算出课后习题的正确结果,但是有些学生在课上接受数学知识的速度较慢,在教师给出的时间段内不能够有效完成课后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进程会被阻碍。为此,数学教师要在观察学生反应的基础上,分层次对待,尽可能的使得教学进度得以有效的进行。如计算246×5,大部分学生会用竖式乘法完成计算,而有个别学生则会先计算246÷2=123,然后123×10=1230。显然,后者的思维敏捷性要比前者更强。根据有关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计算类型的题目中会出现同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无法在教师该规定的一段时间内完成布置的题目,导致很多学生在遇到计算类型的题目时都不敢于去做练习显然,计算的快慢取决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而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差异性资源,让课堂互动起来,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典型易错题分析,在细节处扎实基础

计算在数学中属于基础内容,有些学生总容易在计算类型的题目中出现问题,这也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现象。这时,数学教师应该通过一些典型错例分析,帮助学生树立纠错意识,在细节处扎实自己的基础。如在竖式加法或者乘法运算中,学生容易忽视进位,导致计算错误;竖式除法计算中容易忽视上商数为“0”的情况,导致结果出错。学生提前知道这一易错点,就可以尽量加以避免。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在面对一些考察知识点的计算题时,学生能够很快的得出正确答案

当然,计算解题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但是有效的解题技巧却能够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如计算0.125+0.75,进行小数计算一些学生小数点没有对齐,计算容易出错,也有一些学生会将小数换算成为分数,得到,再通分计算出。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讲解这些解题技巧,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所讲的内容转化成自己能够理解计算方法长期以往,学生的做题的速度会有所提升当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所能够接受的题型挑选合适的难度让学生去练习,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二、熟练口算能力

小学阶段的数学卷子中,题目的难度会从低到高逐渐增加,对于一些做题速度较快的学生,他们在简单的题目中花费的时间较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后面较难的计算题

前面简单的题目通过口算的方式能够迅速得出结果,能够很大程度上节省做题时间。

1.找规律的“看”比“算”更重要

很多时候,一些规律性的题目,大多都不是考验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想用一种规律性让学生通过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去做题,这种题型往往口算就能够得出正确答案。如十位数相同,个位数和为10的两位数乘法就可以采用十位乘以十位加一,后面续写个位数的乘积的方式迅速写出答案。如32×38=1216。教师要在教给学生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熟练掌握,达到得心应手的熟练程度。

2.熟练口算,坚持每天一练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口算能力都比较强,会有些学生在口算过程中因为思维混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课堂的空余时间,给学生出几道能够锻炼到学生口算能力的题目在长期这样的练习下,学生的计算能力会有所提升。教师也可以在讲解重点知识时,对于某些计算的结果让学生口算作答,这种方式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枯燥的课堂也会因为问答的环节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因此提升。

3.乘法口诀,倒背如流

乘法口诀表是小学数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倒背如流因为这部分内容也是关系到学生后续的计算速度的关键,但是直接让学生枯燥去记忆,学生的记忆效果可能会不理想,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讲解自己的记忆技巧,让学生作为参考,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方法去记忆,只要保证最终能够完全掌握。印度数学为什么那么好?有一个因素也很重要,那就是他们要求学生乘法口诀背诵至19×19。而我们只要背诵到9×9。在碰到数字如361时,他们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19的平方。没有背诵19×19=361,当然就会茫然失措。另外,教师可以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堂随机提问几名学生来背诵,或者是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用这种方式掌握学生的背诵情况,也能够有效的加深学生对口诀表的记忆

三、养成计算习惯

1.保证做题的准确力

数学这门学科不同于语文这门学科的是,对于求出结果的准确率要求不能够有一点差错,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锻炼学生的做题速度,并且要保证学生的做题的准确率,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两个要求的学生,才能够说明其计算能力较强。数学每一道计算题其实都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如计算2.5+1.5=?也可以是学生去店里买文具,三角尺一副2.5元,水笔一支1.5元,一共花了多少钱?把抽象的计算题具体化,学生就会结合生活实际,得出合理的计算结果,这样就可以提高准确力。

2.进行后续的结果检查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粗心导致最终的结果是错误的,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学生在做完题之后没有后续去检查结果做完题目后再去整体检查是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如果学生能够习惯性的去这样做,最终学生的做题准确率会提升许多。还可以充分利用逆运算加以检查,如计算出和后,用和去减其中一个加数,看看是不是另一个加数;计算出积后用积除以其中一个因数,看看是否得到另一个因数。还要结合计算结果想象其运用场景,如前所述,2.5+1.5=?可以在生活中哪里运用,如果是买卖,计算结果是否合理?所以无论是在考试还是在日常做题时,都要有最后检查的这个环节要让学生形成一个习惯,也许口头督促学生去这样做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不按规定走,为此,教师可以在学生课后作业上检查以及课上解题时把检验结果的方式讲述给学生,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进而改变学生做题中的坏习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是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计算过程中对学生的细节要求也比较高,这对于小学生有限的注意力其实也是一大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地调整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适量的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帮助学生养成检查、检验的好习惯,这样,学生的解题后反思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差错。总之,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训练的基础工程,只有数学教师常抓不懈,才能真正出成效,提升小学计算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桂芳.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之计算能力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7(10):221.

[2]马应祥.刍议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J].数码设计(下),2019(02):118.

[3]赵宝亭.刍议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J].互动软件2020(02)376.

[4]谢昌平.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J].中外交流2017(14)264-265.

[5]王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J].南北桥2021(07)83.

[6]倪娟.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