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理画多元技法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8
/ 2

肌理画多元技法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实践探索

冯黎

新吴区南站中心幼儿园,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

摘要:肌理画是指以纸张、塑料、玻璃、皮革等不同材质的表面为主要绘画载体,运用不同技法在上面作画,通过对特殊肌理效果的绘画,创造出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画面。通过肌理画可以提高幼儿对艺术表现形式的认知与学习,能够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创造艺术的能力。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注重从肌理画中汲取养分,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审美观念,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绘画,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关键词:肌理画多元技法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实践探索

肌理画是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作画方式新奇、独特,不拘泥于以笔为媒介进行作画。肌理画不仅注重幼儿对技能的掌握,而且更加注重幼儿的情感发展与表现创造,这种方法更能激发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基于此,本文将从肌理画多元技法概述、适宜性、应用策略等方面,探索肌理画多元技法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一、注重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素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多层次地感知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在开展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引导、示范等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增强他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探索能力。肌理画是一种新型绘画形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如《美术课程标准》中对“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四大领域教学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将这四大领域作为切入点,不断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进而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和艺术欣赏能力。教师可以以《美术课程标准》为导向,查阅资料,寻找合适的绘画材料和绘画方法,让肌理画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了解幼儿需要,选择合适材料

材料是绘画的物质基础,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绘画活动,如在绘画中我们需要用到纸、塑料、玻璃、颜料等,每一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如纸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进行镂空和折叠等;塑料具有可塑性强,易塑形等特点;玻璃可以实现透明与半透明的效果。所以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进行。如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他们的绘画作品都是由教师协助完成的,在完成过程中幼儿无法自主地选择工具材料。针对这种情况我使用了比较容易操作的颜料和丙烯颜料进行绘画。在操作过程中我让幼儿选择喜欢的颜色进行绘画,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和难度。同时教师要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及时点评,表扬在绘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评价时可以根据幼儿绘画水平进行整体评价、阶段评价和个体评价。通过多种材料的使用满足了幼儿不同层次的需要,调动了他们创作热情,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丰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能力

在肌理画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的美术素质,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首先,丰富教学手段。在美术教育中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肌理画作品,如肌理画《我爱绿色》。在课前,教师制作好课件后,播放图片视频和肌理效果视频供幼儿观看,让幼儿对画面的效果有初步印象。接着让幼儿进行创作表演,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与指导,如用毛笔蘸水在肌理画上涂出凹凸感和光影变化效果。最后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画的肌理效果展示给其他幼儿观看,引发幼儿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其次,开展多元主题教学活动。在开展绘画活动之前,教师应向孩子们讲解肌理画的制作方法与技法特点。在引导幼儿创作绘画作品时,教师可先出示图片素材或视频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幼儿对画面进行初步想象和构图。之后让孩子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素材进行绘画创作。最后再为幼儿布置创作环境、提供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孩子们展开想象与创作。 最后一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教师在开展肌理画教学时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材质的肌理效果和创作方式。通过对肌理画多种技法的实践应用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同时对幼儿园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也具有积极意义。

四、组织竞赛交流,激发创作热情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通过他们的生活经验,但生活经验具有一定局限性,且对事物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幼儿在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往往不能被他们所了解。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竞赛交流活动,让幼儿感受到绘画创作带来的乐趣。竞赛交流活动是指教师将幼儿所创作的肌理画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和评比,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了解到自己作品的特点、优势与不足,从而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开展竞赛交流活动,可以让幼儿对自己所创作的肌理画产生自豪感和满足感,并积极参与其中。教师应组织好竞赛交流活动,可以引导幼儿先观察自己作品特点。教师可以先选择一些表现手法较为成熟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让幼儿对作品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等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在这样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创作时间和空间,引导孩子自由、大胆地创作。最后通过教师观察与分析得到相应结论后,组织幼儿进行交流、评价、探讨等活动。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把自己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想法和他人分享,形成一种分享与沟通、合作与竞争并存于一体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营造良好教学环境与氛围,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热情;同时关注每一个幼儿发展情况,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美术教育活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以游戏化教学理念为指导,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与方法;同时根据幼儿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充分展示自我风采并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使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五、拓展教学思路,提升创作水平

肌理画的创作过程中,教师要以幼儿的实际创作水平为基础,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其创作作品进行评价。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表现能力和绘画水平,采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其创作出更高质量的作品,提升幼儿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 在一次肌理画主题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在观察了各种材料后,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创设不同的画面场景,引导他们用手中所用的材料进行绘画。当幼儿在“雪”这个画面中添加了一些不同形状和色彩后,教师引导他们重新“塑造”这个场景。幼儿运用水彩笔、记号笔、油性颜料等工具,创造出不同的画面。教师可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体验创作过程中材料和工具对画面效果的影响。随着绘画经验和能力的不断提高,幼儿自主创作出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化的画面。 在一次肌理画主题活动中,教师让幼儿以“我是小画家”为主题创作画面。幼儿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观察、思考与创作,尝试用各种方法表现自己眼中所见。教师可在教室里为幼儿创设一间绘画作品展示区,鼓励他们将自己最喜欢、最想表达的画面画出来。当孩子们创作完成后,教师可对孩子们作品进行点评。

结束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开展形式多样的绘画活动。肌理画是以工具和材料为媒介的画种,表现方法新颖,能够充分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好奇心。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开展肌理画教学,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又利于幼儿园课程的多元化发展,能够为幼儿园课程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化斌.画面肌理构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3]朱春桃,水粉画多元技法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前教育研究,2012(10):49-5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