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0
/ 2

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探究

刘亚丽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明中学 内蒙古赤峰市024200

摘要:初中阶段美术课程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美术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美育意识。美术课程教学是践行美育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依赖于美育,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将主要论述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课程中践行美育的策略,以为后期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育理念;渗透策略

1 “以美育人”概念分析

“以美育人”是美育的一个基本观点,即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手段,可以促进学生提升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之具备高尚情操和人文素养。美育是培养新时代杰出人才之必需,但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方能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培养时代新人,取得良好的美育效果。“以美育人”是时代对培养杰出人才的一大要求,更是美术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以美育人”是强化美育育人实效、助力学生追求美好未来的推手,可以推动美育创新工作,形成美育发展新局面。

2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课程中践行美育的作用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美育引导,让学生接触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进而形成审美意识,学会欣赏美。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可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体会不同艺术家的价值取向和情感理念,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日积月累中逐步得到提升。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结合主要体现为美术教学与学生价值观念的结合,这种结合既能使初中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强化,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应当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推动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融合,提升初中美术教学质量,以此推动美育作用的发挥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美育以陶冶学生情操为根本目的。初中美术教师在开展美育时主要以美术教学为依托。通过不断创新美术教学方法,优化重组美术教学的组织结构,既能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比如,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以情感为导向,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了解艺术家的生活故事和创作经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情感价值。同时,初中美术教学与美育的结合不仅可以活跃教学氛围,还可以不断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3 美育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策略

3.1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在艺术活动中创作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及展现艺术美感的实践能力。艺术表现包括艺术活动中联想和想象的发挥,表现手段与方法的选择,媒介、技术和艺术语言的运用,以及情感的沟通和思想的交流。少数美术教师在美育的过程中盲目地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艺术作品,指导学生进行赏析。虽然能让学生对美术作品形成一些感性认识,但此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对学生艺术表现的培育,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意识到美来自身边、来自生活,帮助学生形成善于发现美的意识,才能更好地不断丰富学生的创意实践。例如,在进行“了解纹样”的教学时,在课程开始之初,教师可向学生展示自己服装上的纹样,并引导大家观察服装上的纹路、样式、颜色都有哪些特点,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下,教师引入本课的重点内容,促使学生了解纹样是装饰、美化生活与环境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艺术与生活密切连接的桥梁,促进人们生活艺术化及艺术生活化的审美进程。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回顾生活实际,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纹样。问题的提出,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大家纷纷回答自己曾在博物馆中看到瓷器上的纹样,在旅行的过程中看到传统建筑上的纹样及室内地毯的纹样等。生活经验能使学生近距离感受美,意识到纹样在实际生活中对美化生活所发挥的作用。与此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彰显学生的艺术表现。教师也可鼓励大家收集身边带有纹样的日用品,并带到班级与大家进行交流与探讨,感受纹样的独特形式,深化对纹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3.2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审美情境

美术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美术鉴赏教学情境,全方位、立体化呈现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元素,这样有助于开展美术鉴赏活动,使学生保持美术鉴赏的兴趣和热情。例如,美术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时,就可以通过图片、动画、影视资料等展示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并从不同角度讲解,让学生积极融入相应的美术鉴赏教学情境。这样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强化审美思维方面的训练。又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依托互联网开展“云展览”活动,让学生在网络上鉴赏更多的优秀美术作品,并定期更新展览资讯和参展作品,或者建设校园线上美术馆,收录一些具有鉴赏价值的艺术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鉴赏,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鉴赏需求。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进行展示和宣传。这样既能让学生收获美术学习的成就感、快乐,又能促进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进而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

3.3 通过对实践活动的构建,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教师在围绕具体教学内容落实“以美育人”实施路径探索时,应切实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加强对绘画、雕刻、篆刻等教学项目的融合,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应用、探究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情中更好地提升自我,逐步构建起更完善的认知体系。例如,在“文化衫的设计”的教学中,教师可在引领学生理解“文化衫的外形”“文化衫的图案”等基础内容的过程中,为其提供相关的实践材料,让学生开始着手创作“文化衫”。首先引导学生绘制草图,接着在草图上融入不同的审美元素,利用诸如绘画、剪纸、雕刻等元素对其进行装扮,使每一幅“文化衫”草图上彰显出更具活力的嘻哈元素、建筑元素、文化元素、民俗元素等。最后组织学生对草图进行着色,利用色彩来渲染其意境。让学生在投身审美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其审美创造能力,来凸显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以美育人”理念,为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发展而助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引领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更要加强学生与作品、学生与作者、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才能够真正让学生萌生审美意识,展现个性化的鉴赏水平。只有将艺术情感融会贯通,学生才能够体会到蕴含于美术作品中的情感基调。为此,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开展审美教育活动,也应试图借助美术作品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挖掘,以及帮助学生尽情宣泄内心的情感,不断丰盈其精神世界,使其获得人文艺术素养的提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初中美术教师要充分重视美育的重要价值,发挥初中美术学科的优势,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将美育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中,设计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美术学习资源,从而使其在艺术的滋养下,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杰.初中美术教学中“以美育人”的实施策略研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2(10):26-28.

[2]杨俊喜.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2(14):161-163.

[3]黄信喜.美育视角下的初中美术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22,18(07):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