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符号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的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0
/ 3

视觉符号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的路径研究

许金莲,龙一菲

1.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广西南宁 530005

摘要:在融媒体背景下,以纸媒、网络、广告、电视电影等为代表的文化媒体,尤其是影像传播,在处于图像时代的今天,为人类输送了各式各样的视觉符号。以视觉符号作为传递信息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契机和宣传渠道。针对视觉符号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分析视觉符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提出将视觉符号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路径,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关键词:视觉符号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因素 融入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当前,面对新时代的条件变化,面对新一代教育对象,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网络信息时代,将视觉符号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课题。

一、视觉符号的概念

二、视觉符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全方位普及,信息的传播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当代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图像、影音学习和获取信息,例如观看抖音短视频、Bilibili哔哩哔哩网站视频,浏览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豆瓣等,也更热衷于以文字添加表情包的方式去交流。在这样的背景下,视觉符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挑战,也迎来了机遇。

(一)视觉符号对大学生的影响

根据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学生网民最多,占比21.0%。学生通过手机。平板或电脑浏览各种媒体信息,观看抖音短视频、电影、电视、综艺节目等图像和影像。校园里,视觉符号随处可见,例如校徽、校训、各类宣传海报、横幅、LED屏幕等。可以说,新时代的大学生深受视觉符号的影响、侵染、包围。

1.影响了大学生的视觉审美

对美的向往,是人之本性。当前,视觉符号的发展为大学生的审美追求创造了环境。视觉符号可以弥补单一语言文字令人枯燥乏味的弊端,同时还借助图文并茂的方式冲击公众视野,提升设计吸引力。在学习、生活、娱乐、交往中,大学生们更乐于选择设计新颖、精致的包装产品,借助美观的图像来记录生活,出现“颜值即正义”的网络流行词。2021年1月26日,抖音发布《2020抖音大学生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抖音在校大学生用户数已超2600万,占全国在校大学生总数的近80%。短视频、图像等视觉符号冲击着大学生的视觉,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学生的视觉审美。

2.弱化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视觉符号动摇了以文字作为中心的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相对

逐字逐句的咬文嚼字,大学生更喜欢快节奏地阅读和浏览,产生“太长不看”的阅读心理。“短视频”时代的到来恰好说明了这点。“短视频”以简短、吸人眼球的文字,15秒到60秒不等的视频时长占据大学生绝大碎片时间。这种“快阅读”方式也影响着思想观念方面的文化传播。一方面,大学生更倾向于图像化、动态化的图文结合视觉信息。使教育内容直观化,可视化,现代化,更符合大学生需求,改变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观念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于深度理论内容难以进行理性分析和判断,逻辑思维能力被弱化。

3.改变了大学生的行为方式

在融媒体背景下,静态的视觉图像,动态的视觉影像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在 QQ 上、在微信里、在微博上,大多数学生喜欢将自己生活的状态、思考等都通过影像或摄影的方式晒出来。他们在聊天时喜欢使用活泼的表情包,过年过节问候也会使用静态或动态的表情包,可见,视觉文化正在改变着他们的交流方式。

(二)视觉符号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1.使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丰富化

认识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视觉符号作为文化载体之一,主要基于互联网技术上以视觉的形式对信息进行呈现和传递,如语言、图像、视频等。以这种直观的载体,大大满足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动”起来,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如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爆火后,众多网友绘画出电视剧中的卡通形象,将其制作为电脑壁纸、手机壁纸来激励自己。由此,便将教科书中抽象的爱国宣言具象化为视觉符号,把人物形象变得鲜活、立体。又或者每逢学习重大讲话、重要内容时,各大媒体通过微博、微信等推送“一图读懂”“讲话金句”的内容,使丰富的内容简单化、条理化,以此作为宣传新思想、新理论的新方法,吸引读者。由此可见,优秀的视觉符号作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了视觉上的审美享受、心理上的触动和向往,还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突破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具时代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脉搏。视觉符号是新技术和媒体发展的产物,利用视觉符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聚焦到当下最潮流的内容。视觉符号能够及时体现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会波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因此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例如冬奥会期间爆火的冰墩墩吉祥物,以识别度很高的中国熊猫为基础,加上冬天冰雪的元素和独特的冰壳设计,体现了中国文化特色,展示了团结、包容、多样性、融合的理念,引导广大青年网友、学生喜欢与追捧,聚焦冬奥会。当教师讲述社会热点问题时,与口述或让学生自行阅读文字相比,直接播放利用更具热点的符号可以最快地让学生进入情境。同时,当社会热点新闻发生时,由于视觉符号更新迅速,可以通过视觉符号及时呈现,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选择最新、最热门的视觉符号作为课堂事例,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代紧密联动。

3.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趣味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教学安排和课堂时间有限,容易被学生打上“枯燥无味”的标签。而视觉符号可以将许多主要、复杂的内容演化为图像来展示,以生动、直观的图像使思想政治教育直观化、可视化、现代化,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唤起读者情感,增强了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效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如“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到红色基地进行实景拍摄,共青团团兔讲解,易班熊日历设计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视觉符号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

随着外来思潮、社会信息的不断涌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动态化发展。这不仅复杂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教育对象。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思想文化本身就具有差异性,并且大部分大学生为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优越,遭遇困难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情感敏感度强,这使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多元化而更加复杂。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存在不同的人群,其思想道德水平、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同一事件的立场和态度也会不同。这些复杂的因素在融媒体时代交融一起,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更加突出,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大学生理论学习方式日益弱化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信息的传播都需要用到语言来实现。视觉符号本身的特点容易导致理性思考的缺乏。自媒体时代下,许多电影、短视频、图像层出不穷,“1分钟看完电影”,“3分钟看完电视剧”,各类短视频等“快餐文化”使大学生失去阅读耐心。在日常交流中采用的表情包式交流,也逐渐弱化大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大学生之间对文字逐渐失去耐心,缺乏理性思考,被感性思维所替代,这也是大学课堂中“抬头率”低的原因之一。在高校宣传教育工作中,一旦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利用流行话术、精美话题图片进行宣传,就无法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陷入信息不对等的困境。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一场受益匪浅的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学习远远比不上一张富含娱乐性的表情包具有吸引力,导致大学生自愿学习理论文化的积极性被降低,弱化了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方式。

3.大学生审美标准出现异化

首先,当今社会,“快餐文化”阅读使部分大学生逐渐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耐心,逐渐被感性思维所代替。其次,融媒体环境下,人人皆可成为发布信息的博主,并通过互联网迅速而广发地传播,增加了舆情失控的风险。许多大学生心智发育还未成熟,鉴别能力较弱,长时间浏览不健康的视觉信息会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消极影响。最后,在大数据时代下,各类APP利用数据分析推送使用者感兴趣的内容,这也使当代大学生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危机,桎梏于自我的思想空间,极大影响了大学生的审美观。

三、视觉符号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视觉符号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思政政治教育者将视觉符号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探索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教育模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形成符号思维,提升视觉符号理论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培养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身负重任,责无旁贷。

第一,提升视觉符号理论水平。面对视觉符号泛滥的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以学生为本,本着服务学生的理念,努力跟上时代发展,做好视觉符号的继续教育,提升对视觉符号的判断分析能力,学深悟透,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视觉符号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第二,促进视觉符号与文本教育的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教育脱离不了文字为媒介。如果片面地认为采用多种视觉符号进行教学就是创新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会弱化大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助长了学生学习的惰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运用视觉符号辅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也要运用理论话术进行讲解,达到从视觉感受到理论升华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深入理解。例如在讲解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时,可在课前或课间播放《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动画片,从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结合教材进行讲解,呼吁青年在奋斗中擦亮青春底色,在炙热的年华中绽放梦想。由此一来,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培养与升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能大大增强。第三,提升思想政治素养。视觉符号在大量传递的同时,也滋生了大量低俗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更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强化防范意识,不在信息洪流中迷失自我,自觉抵制各类庸俗信息,做好学生的表率。

(二)思政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培养大学生视觉符号素养

大学生是视觉符号传播的主要对象,深陷丰富符号信息包围中。视觉符号的易读性让我们不需要消耗时间精力就可以掌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自我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久而久之削弱审美能力,陷入审美疲劳的困境。所以,在视觉符号洪流中大学生提高视觉符号素养非常紧迫。

一方面,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知识。理论指导实践,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知识,能更好地指导大学生认识世界,有效创作和评议视觉符号作品,挖掘出视觉符号的更大价值。由此一来,既能实现视觉审美需求,又能体现正确的主流思想文化价值。另一方面,认识到文本阅读在文化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当前,“碎片化”阅读泛滥成灾,各类“擦边球”、商业性的视觉符号层出不穷,缺乏知识真理的营养。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用多种灵活形式进行,但当理论知识总以娱乐形式体现时,难免将原本富含哲学的原理掩盖掉,面临庸俗化的时代危机。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清晰认识到传统文本阅读是学习的重要渠道,是提升思想修养和辨析能力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应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用时间沉淀知识涵养,学会咬文嚼字,体会阅读带来的极致乐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理性的审美观。“学习强国”APP便是一个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与视觉符号合理结合的案例,可以在缓慢阅读经典文章的同时,也能通过图像、视频等视觉符号进一步理解其中含义。

(三)思政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改革教育、引导方式

高校管理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具有极大的话语权与主导权,能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第二课堂、校园环境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1.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形式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舞台。要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深入大学生群体,充分了解其思想动态与生活实际,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一是鼓励高校教师采用表情包、图片、视频等视觉符号进行沉浸式教学,运用理论知识与学生探讨、解读视觉符号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问题,这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有效措施。二是开设视觉符号理论相关的培训与讲座,提升高校教师的视觉符号文化素养,用深厚理论知识指导课堂授课实践。同时,培训教育也能规范思政教师教学,避免出现一味地播放视频,忽略了理论讲解等情况。三是开设视觉符号相关的课程,帮助大学生掌握视觉符号相关理论,提升视觉符号素养能力,懂得对视觉符号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归纳、整理,进一步增强对不良视觉符号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从而形式良好的个人品德修养。

2.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

视觉符号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与学生热衷的第二课堂相结合将迸发无限活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拓出新思路。可结合国家政治时事和社会热点话题,以创作视觉符号的形式举办校团委或心理中心吉祥物设计、表情包设计、LOGO设计大赛等主题比赛,为学生进行多样化创作搭建平台。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会进行信息搜索、整合,是一个自我思考与自我提升的过程,是一个极佳的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机会。同时,作品的评比与展出能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以丰富、生动的艺术形式传递正能量,激励大学生积极上进,奋勇拼搏。此外,作品凝聚了大学生对当今社会的思考与分析,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研究、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提供依据。

3.构建良好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大学生深处校园环境之中,学习、生活、娱乐都主要活跃在校园中。在校园文化环境上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对校园形象墙、校园标志、校园景观等进行文化建设。运用优秀、具有热点的视觉符号作品美化校园,提升师生的视觉审美水平与文化修养。二是适时引入优秀影视、图像文化作品,不定期开展电影品鉴、摄影展、舞台剧,将学生从低级、趣味的短视频中脱离出来,共同品鉴优秀文化作品背后所蕴含的道理,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三是打造校园文化品牌。高校要依据自身优势,挖掘校园文化故事,打造本土特色校园文化,增强学生校园归属感与认同感,达到情感共鸣,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作者简介]

许金莲(1997.11-女,广西玉林人,汉族,学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

龙一菲(1989.3-),女,广西柳州人,汉族,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

[基金项目]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2019年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视觉符号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构建中的应用》,立项编号Y2019RSQ20。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ivk_sa=1025883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