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7
/ 2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李欣

巫山县大昌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音乐作为一门被认为不太重要的学科,也慢慢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加学生情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讨节奏感的培养策略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感;培养策略

在进行音乐的研究后,我们不难发现音乐中最先引人注意的是音乐的旋律,而不是它的内容,因此在进行小学生音乐教育的时候,培养他们的节奏感是极其重要的。我们的教师需要研究思考各种教学方式,并将其进行有效融合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本文就针对小学生节奏感培养的这一话题来进行简单分析,分析通过何种教学方式方法来进行对小学生的节奏感培养,如何增强学生们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以及如何增强学习效果。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有较强的独立性,其不同于其它类型的音乐教育。因为小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之前,对于音乐方面的认识基本上是一张白纸,并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的求知能力较强,但是判断能力较弱,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一定要从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入手,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为主,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小学生在开始,对于音乐有着普遍的陌生感,但是却有着欣赏音乐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在欣赏中首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这是打好学生音乐基础的关键步骤之一。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不仅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更可以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有效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过去的时代里,在小学的教育课程安排中,音乐教育一直是不受重视被边缘化的一门学科,所以对于小学生音乐教育的随机性很大,教学过程中不严谨、不重视,教学内容安排随意,导致小学生音乐教育仅仅流于形式,上课期间只是简单地播放一些音乐片段,而老师不做详细的讲解和专业知识传授,导致音乐教学过程中出现几种不好的现象:首先安排的教学课程如同虚设并没有实际执行,更有许多学校并没有将音乐教学安排到实际教学课程上来,也有很多学校的音乐课程被其他课程占据;然后是音乐课堂的教学随意性极大,并没有规定明确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所以很多教学工作可开展也可不开展;最后我们的教学工作者倦怠情绪严重,倦怠现象普遍。最主要的就是我们老师的教学兴趣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兴趣本身就是促进学习效果的根本,在目前因为学生觉得学习困难以及没有具体的教学实践效果,导致很多的学生对于音乐学习丧失了兴趣,以至于经常出现教学没成效的情况。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教师,所以,我们在进行小学音乐的教学时,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对其进行节奏感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其实,音乐中的节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小学生对节奏却是非常敏感,我们在进行小学音乐的教学时,一定要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等进行准确的掌握,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将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归纳到音乐节奏感的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节奏感[2]。如小学生一般对动物的叫声、汽车的声音以及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等都非常感兴趣,我们可以在这些声音的基础上进行小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另外,还可以从流行音乐中寻找相应的节奏。比如,筷子兄弟的《小苹果》是一首包含动作和歌曲的音乐,小学生对该首音乐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在进行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可以在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观看一下《小苹果》的视频,让学生从动作、韵律中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之后在《小苹果》节奏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二)肢体语言的应用

我们在进行小学音乐的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自己身体动作的基础上来表达自身对音乐的感受,而身体动作就是肢体语言。一般情况下,小学生都非常单纯、天真,因此,通过肢体语言的利用能够对学生的节奏感进行很好的培养。另外,在小学音乐的教科书中,有很多歌曲都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来进行教学,其中像《娃哈哈》这样的歌曲是最能体现肢体语言的应用效果的。因此,我们在进行这种歌曲的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来演绎歌曲,使学生的肢体与音乐的节奏相适应,一旦音乐节奏发生变化,学生的肢体动作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肢体语言来进行音乐节奏的表达时,拍手和跺脚是最简单不过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两种肢体语言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随后再慢慢深入,使学生学会应用比较复杂的肢体动作,从而对音乐节奏感有一个更好的掌握。

(三)音乐乐器的利用

我们在进行小学音乐的教学时,还应该充分发挥乐器资源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节奏感进行有效的培养。在音乐乐器中,打击乐器是节奏感最强的乐器,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尽可能应用大量的打击乐器,如锣鼓、架子鼓以及快板等[3]。比如,在《粉刷匠》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亲自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从而养成良好的节奏感。另外,打击乐器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使学生在学习时充分集中注意力,从而起到锻炼学生思维的作用,切实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效率。

(四)加强听力节奏训练,采用体态韵律教学

听,说,读,写,这是任何学科学习所具备的几大因素,对于音乐的学习来说,听力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可以适当播放小学生感兴趣的喜爱的并且节奏感强的音乐选集,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加所组织的听力训练。比如在课上,我们的老师可以播放一些当前流行的流行音乐,在学生听到这类音乐的时候回不由自主地跟着节拍晃动,这便是最好的节奏感训练。除此之外,我们的老师还应该注意课下时间,比如组织学生进行野营拉练,让学生走进自然,大自然是最富有的音乐源泉,具备了各种各样的旋律节奏,大自然的声音对于学生的节奏感训练极有帮助。

体态教学是指我们通过肢体动作的训练来感受音乐的节奏,旨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来感受节奏。比如在学习歌曲《火车开了》,我们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排队模仿火车,随之让老师借助多媒体或者录音机来播放火车行驶中的滴答声音,然后让学生用拍手或者跺脚的方式来跟随火车行驶的节奏,经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仅可以感受到火车行驶的节奏韵律,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协调学生的全身肢体,在让学生获得心理满足的同时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当前这个新时代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注重培养子女的音乐素养,激发他们的音乐潜力。对于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者而言,改善学校音乐教育的水平也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学生的节奏感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有理可循的。其中,我们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打击乐器来进行系统节奏感训练以及采用体态韵律的教学等方法都是目前最流行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参考文献

[1]赵雪萍.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策略[J].当代音乐,2018(7):66-67.

[2]温立凤.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培养方法剖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