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6
/ 2

疼痛护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张春仙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肿瘤内科患者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2020年1—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于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肿瘤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负性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EORTCQLQ-C30)及干预后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NRS评分、HAMD评分及EORTC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低于干预前(P<0.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EORTC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高于干预前(P<0.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0%(P<0.001)。结论疼痛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肿瘤内科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同时可以提升其生活质量及科室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疼痛护理;肿瘤内科患者护理;应用效果

引言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及生命的疾病之一,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难度较大,当前临床上仍无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化疗,化疗期间易导致患者出现一些肠胃反应,如呕吐、恶心及食欲减退等。与此同时,长期化疗还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了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疼痛症状,需要加强疼痛护理干预,而对于临床一般的疼痛护理由于缺乏针对性,所以不宜提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12月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干预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5~75岁,平均(56.1±7.1)岁;肿瘤种类:头颈部肿瘤6例,胸部肿瘤21例,消化系统肿瘤12例,泌尿生殖系统肿瘤4例,骨及软组织肿瘤7例,淋巴及血液系统肿瘤5例,其他肿瘤5例。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43~74岁,平均(55.7±7.2)岁,肿瘤种类:头颈部肿瘤7例,胸部肿瘤20例,消化系统肿瘤10例,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例6例,骨及软组织肿瘤8例,淋巴及血液系统肿瘤4例,其他肿瘤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研究同意书;(2)经病理学检验确诊为肿瘤患者;(3)预计生存期>1年。排除标准:(1)失去自理能力;(2)合并精神及沟通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进行者;(3)中途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患者肿瘤内科常规护理,主要包括:(1)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帮助其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及医护团队。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现状及注意事项,取得其配合;(2)遵医嘱为患者进行基础生命体征测量,治疗时注意观察其病情变化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3)入院后24h内对患者生理、心理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将评估结果记录在护理病历中;(4)保持治疗环境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适当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5)针对患者疾病进行健康指导,包括本病的预防、症状、治疗、饮食、休息、身体锻炼、保持心理健康等基本知识,以及出院后来院复查的时间等内容。

1.2.2干预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具体为:(1)成立疼痛护理干预小组,由科室主任及科室护士长任组长,8名两年以上临床经验的责任护士为主要组成成员共同组成干预小组。每月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次集体培训,培训主要以肿瘤护理注意事项及疼痛管理概念、现状及方法为主。并于每次培训后进行考核,每次考试合格后方可继续参与研究。研究开始前小组成员进行一次集体讨论,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及科室护理现状制订实际可行的疼痛护理干预计划,并有序实施于临床护理工作中。(2)评估患者疼痛情况。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疼痛部位、范围、程度、时间、性质及患者疼痛耐受情况,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对的护理干预。(3)疼痛护理:①药物护理、为患者详细讲解“三阶梯”给药具体方式及各类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帮助患者对药物镇痛有更加清晰正确的认知,以便于患者向医护人员叙述自己的疼痛程度;②变换体位适当的按摩,以减缓疼痛的症状;③听音乐、沉思、深呼吸来放松肌肉使精神和身体达到一种松弛的状态,转移和聊天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焦虑;④根据患者性格及家庭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护理,安慰鼓励的态度支持患者,与患者建立相互信赖的友好关系。鼓励患者表达其疼痛的感受以及对适应疼痛所做出的努力;⑤帮助患者建立疼痛管理手册,指导其记录疼痛情况以及缓解程度,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9]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该方法用数字0~10对应患者疼痛程度,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不会对睡眠造成影响,4~6为中度疼痛,对睡眠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好,7~9为重度疼痛,患者会因疼痛难以入睡甚至睡梦中被痛醒,10则为剧痛;(2)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0]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负性情绪越重;(3)采用EORTCQLQ-C30[11]对比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该量表共包括4个维度、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4)于患者出院前1d通过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100分,调查项目中分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81~89分)、一般(71~80分)、不满意(≤70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R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D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

3讨  论

生命的一大体征即疼痛。缓解疼痛是医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疼痛是肿瘤晚期患者需要克服的关键问题,进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肿瘤晚期几乎已经宣判患者的生命已进入尾声,患者不仅需要面临肿瘤所带来的剧烈疼痛感,还要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与心理压力。在临床中,为有效缓解肿瘤晚期患者的疼痛感,医护人员常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其镇痛药物进行干预,常规性的晚期癌症的治疗方法需要具有科学性与综合性的护理给予配合,但在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常会忽视健康知识培训的重要性,患者及其家属难以正确应对肿瘤,患者在癌痛发生时,常会依赖于镇痛药物缓解疼痛,这不仅会使患者的痛苦增加,还有可能加重患者癌痛发生时的疼痛程度。因此,选择一种切实、有效的护理方案,缓解患者的身心痛苦、提升其生活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结语

规范化操作让镇痛有序进行,可避免滥用药物、药物使用过量等导致的问题。所有护理措施都有记录可查,能追溯到个人,护理责任感更高。规范化操作能提高护理职能,提高护理人员实操能力,减少皮肤等损伤概率。肿瘤护理影响力变大,可提高患者依从性,让患者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重视胃部养护,在饮食、作息等方面格外注意。规范化操作能增强护理人员的团结意识,用小组力量呵护每位患者,减少患者在护理中的孤寂感、抗拒性,快速拉近护患关系,保障镇痛能良好开展。肿瘤护理需长期秉持专业、规范的态度,才能减少患者在护理中受到的伤害,减少疼痛影响力,让患者身心愉悦。综上,肿瘤护理需要针对疼痛的措施,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能持续减弱痛感,提高护理专业度,护理效力强。

参考文献

[1] 秦明凤.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胃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人人健康,2019,No.506(21):430-430.

[2] 黄艳颖,李文娟.规范化管理对胃癌患者术后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10-13.

[3] 许燕.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智慧健康,2019,5(13):101-102+107.

[4] 张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0,v.15(25):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