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20
/ 2

摘要医院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抗菌药物作为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其还存在抗菌药物滥用的情况。为了进一步避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我国也逐步颁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检测方案》等文件,从而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另外,抗菌药物应用时,也要根据药物的说明书合理开处方,保障患者的整体用药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参考。

关键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问题;对策

现如今,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合理、适量的使用抗菌药物,也可加快患者疾病恢复的速度,减少他们身体上的不良反应以及痛苦。但是,大规模的运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进化的速度加快,提高患者的抗药性,因此难以得到一个理想的治疗效果,产生了许多的抗菌药物应用问题。对此,要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找到致使问题出现的原因,以此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让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上更加安全、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

(一)适应症不适宜

适应症不适宜属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清晰指出,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明确有关的指征。而通过调查得知,适应证不适宜便应用抗生素的情况比较常见。例如,对于细菌混合感染或者是继发细菌感染的患者而言,在临床诊断当中就应标注清晰;出现适应证不适宜的主要原因,也和部分医师按照经验用药的情况,从而发生了适应证不适宜现象[1]

(二)用法不适宜

抗菌药物在给药间隔时间、给药途径、给药方式,都和整体的用药效果息息相关。对此,医师要和药师多加交流,不要出现低级错误。再如,在口服抗菌药物时,有时处方之中未能标记餐前服用,这也导致部分患者在抗生素用法上不正确,影响到药物治疗的效果,甚至还容易导致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为了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在开处方之前,应根据药物的说明书标注好餐前、餐后的使用,让患者遵医嘱用药。

围手术期的预防用药,主要采取术前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或局部用药,目的是为了防止手术中切口以及脏器的污染。预防用药原则,需要注意手术的类型、创伤程度和可能污染的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原则尽量单一,针对污染菌比较强的药物使用。经皮肤类的手术,可以选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比较敏感的药物;经结直肠的手术,可以选择对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的药物。在手术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给药。目前术前给药时间大家已有共识,但在临床实践中还难以保证。如果手术当日清晨在病房给药,患者接受药物后再到手术室,手术开始时间往往在60分钟以后,甚至超过2小时或更长时间。这就难以确保在手术开始时有较高的血药浓度和组织药物浓度,会影响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

(三)用量不适宜

主要体现在抗菌药物应用剂量不足:第一服药剂量不足。如果患者的服药剂量不够,此时他的血药浓度未能起到较好的杀菌作用,所以治疗效果可想而知。第二服药频次不够。部分患者会把八小时每一次的用药,改为12小时每一次的用量,存在服药次数不足的情况。此时,药物应用剂量也会随之减少,半衰期短的药物会在下一次的服药被代谢,未能全程覆盖杀菌,让细菌拥有了喘息的机会,从而形成大量的耐药菌,延长患者的病程[2]。再如,抗菌药物服用过量。在处方之中未能标注药物的具体用药,给出一个大致的范围,而部分患者没有根据自身病情,选择最大量,以此出现了用药过量的情况。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对策

(一)科学使用抗菌用药

相关工作人员应掌握用药指征,明确各个药物的用药指征内容,并遵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实施原则》合理选择用药。医师在抗生素药物种类选择时,不能单一的凭借着以往的工作经验,而是要把抗菌药物当作预防用药,不要让处方用药存在随意性。例如,荨麻疹、痛风或者是一些过敏性验证,此时医师为其开出头孢克肟胶囊便是一种药物滥用,此种现象容易导致患者体内的细菌药株出现动态改变,随之提升了耐药性。对此,应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原则》,要对一些初次出现细菌感染的患者,选用一些毒性较低且价格合理的药物。对此,在抗生素药物选择上,应当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以及家中经济水平,选择出最佳的治疗方式,达成临床疗效最大化,使得患者感受到真正的实惠[3]

(二)及时指出抗菌药物处方问题

针对抗菌药物处方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指出,促使医师可以明确抗生素药物处方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大程度将药物处方不合格率降至最低。并且,针对抗生素药物处方进行调查评估之后,还需对其进行分析并对医师进行相应处理,情节较轻的医师可以给予批评、警告,而情节严重的医师则需要暂停抗生素药物使用处方权,待其再次学习且考核通过后,方可恢复。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管理体系。医院内工作人员需要在抗菌药品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下,充分重视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实际满意度、购买药品的数量、医院内药品的存储以及管理措施、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措施等内容。医院做好制定处方药物质量监督小组,管理层次主要有科室负责人、质量管理监督人员以及其他成员共同组成,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展开积极的评价

[4]

(三)设立抗菌药物应用咨询小组

医院需要设置合理的抗菌药物管理办公室以及抗菌药物咨询小组,同时要求各个科室内的负责人员签订抗菌药物使用责任书,明确各个科室使用抗菌药物的范围以及权限。质量监督小组要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定期完成对抗菌药物在临床中使用情况的评价,制定出详细的表格,将报表当成对工作人员绩效评估的一种参照。并且,要定期对医生和药师展开培训工作,使全体人员掌握更多实时的药学动态内容,并根据培训工作开展考核,使得工作人员对抗菌药物的配伍禁忌、剂量过多等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制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进而符合抗菌药物应用原则[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使用抗菌药物可谓是医疗工作的重点,也是需要实现的工作之一。通过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会提高药物治疗的整体效果,防止患者用药过后出现不良反应。对此,医院要号召全体人员合理运用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要及时找到药物处方存在的问题,防止抗菌药物应用不科学,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另外,可通过抗菌药物应用咨询小组的建立,让药物使用有所保障。

参考文献

[1]倪俊杰.抗菌药物滥用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进展[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23):7-8.

[2]殷秀娥,陈婉仪,谭妙霞,.探讨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临床分析及预防治疗对策[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6):98-99.

[3]汤晨,张桂芬,王建,.某院28080张门急诊处方用药点评与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抗感染药学,2021,18(7):966-972.

[4]殷晓燕.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解决方法探究[J].养生大世界,2021(1):228-229.

[5]李牧,胡晓燕,邓燕燕,.360例肺炎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J].检验医学,2021,36(1):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