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数学课堂效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数学课堂效益

张桂兰

福建省将乐县水南学校  福建三明353300

要:古代先生将数学教学基于人的客观性、被动性和依赖性的根结上,私塾教学变成了教师教数字,门生练数学,将学习者学数学的过程变为:一个例题一个模仿练习式的教学过程,从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兴趣爱好、积极能动和独立自主性。新课改提倡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被迫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提倡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尤其是要倡导独立、自主和合作的方式,使学生的自身创造性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式手段;方法策略;课堂效益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数学课堂是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场所。数学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这就要求所有从事数学教师之间要建立融洽的、民主的、公平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情境。让学生在公平、友好、信任、理解和包容的学习气氛中得到启迪与熏陶,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启迪思维,提高数学学习力,为他们终身学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低年级教学课堂中,刚刚入学的小学生在学习课堂上,创设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和心理安定的情境,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激昂高亢的情绪,而这种心情又会引起学生对学习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的学习探索,有利于学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可以说,为学生创设良好课堂氛围是实现学生多种学习方式的最基本条件。如何才能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呢?

首先,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作为教师要学会用真情去发现学生的闪亮点,而不是针对学生成绩的好坏“喜”优“厌”差。对低年级学生不厌其烦的引导和点拨,耐心指导、解答问题;其次,教师要使用表扬鼓励的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上,应恰当地运用鼓励性、激励性的言语来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学生合理的正确答案可以立即予以确认;而对答案不正确或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学生也可以用“是这样吗?”再想想。“你也能站起来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都已经很开心了!没答好,也没关系,咱们慢慢来。”这更能有效地营造课堂氛围的融洽,而且维护了学生的自尊、自信心;最后,教师要创设相互竞争情境来活跃课堂气氛。根据低年级学生儿童的好胜心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要联系课堂,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并相应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等活动,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使课堂上气氛更加活泼,不断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相互合作学习是在孩子们独立在对所学的知识点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经过互相帮助,进行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与同伴、同桌同学间活动的主导功能,并激活互动机制,学生积极参与、公平竞争、互相合作。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自我控制力、合作意识也比较差,因此,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不仅要做到适时,而且还要有效。首先,建立适当的合作学习组织。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不超过四人,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可以让他们同桌、同伴之间互相交流、讨论。让他们在两人相互交流中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以此来培养低年级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其次,教师们要正确把握住小组合作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要针对性,要重视提问设计,要结合实际,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于单纯,没什么实用价值。如二年级《时分的认识》这一课教学时,教师课前将全班人数均衡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生准备好一个钟面。在认识钟面这一教学活动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请你仔细观察钟面,在与小朋友商量讨论钟面上有什么,你还能发现什么?” 同学通过互相的交流、讨论发现:“钟面上有1-12这些数字。”“有十二个大格。”“60个小格。”“有时针、分针。”“分针走更快,时针走更慢。”……在这个讨论过程中,气氛非常活跃,人人都能参与到活动中,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这样的学习方式既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同伴的交流中学到自己未能发现的问题,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进行亲历操作体验实践

亲历操作尝试也是丰富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策略。低年级孩子喜欢效仿,什么都喜欢着手操作尝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直观形象思维特点,从直观入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方式,利用各种器官去感知事物,通过去获取的感性知识,采用对比、分类、综合、抽象出事情的实质,归纳概念,解释规律,并寻找解决的办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课本知识特点,精心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着手实践。如:在执教教学《8的分成》时,指导学生通过学具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逐个得出87组分成,并让他们在实际动手操作中

得到所学知识。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的学习方法,同时学会了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综合能力也得以培养。

四、联系生活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在课堂中,应关注学习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中,得到数学知识的直接经验。比如,在统编教材课堂数学第一册教学中《图像的认识》时,在教学新课以前,教师给每个学生布置任务,让每个学生搜集一个各种造型的东西(如茶罐、牙膏盒、魔方、小皮球等),并通过每个学生自己动手搜集各种造型的物品,让每个学生了解这些物品来源。这样,每个学生了解到数学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生活时时处处有数学。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伴随信息技术纳入学校课程,把运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等作为学生掌握现代技术基本要求,教学手段也将获得更进一步的提升。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但活跃了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气氛,同时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充分地体现。比如:在课堂上“角的认识”时,通过多媒体演示扇子、红领中、钟表等等,并且隐蔽掉显示屏上的实际场景画面,保留闪亮的角,同时配上歌声:“孩子,您了解我们吗?我们都是角”。当学生先抽象认识角度之后,再讲角度的基本构造时,在频幕上先闪烁一条亮色,接着再由亮点中依次向不同的方位射出二条线,从而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到角度是由一个顶点、两个边构成,并且理解变的二条射线都能够无限延伸,再进一步认识角度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只和角度的边缘所张开的程度相关。       

综上所述:改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改革中有待深入研究、探索的问题。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决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使每个学生自小就能由单调枯燥、机械被动、死记硬背的教学,变为多姿多彩、积极性主动性、探究创造的教学,并以此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白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设计[J].考试周刊,2010(26).

[2]温聪丽.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读与写:下旬,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