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红楼梦》的气赋观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2

评《红楼梦》的气赋观点

杨柱仁

广东



何谓气赋观点?它是人类意识中认定的一种“气”,能赋之于人或依附于物的一种看法。“气”在人类认识史上,或是在哲学范畴里,自古至今都是一个玄秘、深奥且富有魅力的认识对象。

曹雪芹的《红楼梦》,对气赋观点有其独到的见解和论述。这集中在第二回而形象地体现在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艺术中。

《红楼梦》的开卷中,有这样的几句话:“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贾雨村’云云”;“兼寓提醒阅者之意。”诸君明鉴:《红楼梦》中贾雨村这个角色,并不是主要人物,为何在开篇时就提醒读者之词中,偏“故曰‘贾雨村’云云”呢?其用意之一就是借贾雨村之言说自己的气赋观点。

《红楼梦》第二回,安排了贾雨村和冷子兴大谈“新闻”的情节。其中贾雨村一番滔滔不绝、不同凡响的谈论,我认为这是曹雪芹借贾雨村之口来表达他的气赋观点。书中贾雨村这个人物,无论是他的人生阅历、仕途枯荣,还是他的思想构造,都是相当复杂的。他可算是“翻过大跟斗来”的,大彻大悟。因此,曹雪芹才让这号人物来谈古论今、大谈天地之“正气”“邪气”,此所谓“‘贾雨村’云云。”为了读者对本文审度、评判时依据衡度之方便,有必要将贾雨村这番宏论引述于下。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朱、张,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祚永运隆之日,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自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邪之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下,遂凝结充寒于深沟大壑之中,偶因风荡,或被云摧,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悮而溢出者,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相不下,如风水雷电,地中相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致搏击揪发;既然发泄,那邪气亦必赋之于人,假使或男或女,偶秉此气而生者,上则不能为仁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千万人之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千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然生于薄祚寒门,甚至为奇优,为名娼,亦断不至为走卒健仆,甘遭庸夫驱制——如前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

如此滔滔宏论,确实是大醒群迷之震响,一派饱学之士讲经论世之口风。其谈锋之尖锐,穷天地奥妙、发前人未发之玄理,一派居高临下,正本清源之气度,哪里是茶余饭后之闲谈呢?这番高见,无疑是闪耀着哲学思想光芒的。再听听贾雨村说的那句话:“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者,不可知也。”这绝非故作耸人耳听之辞,等于曹雪芹借他人之口警示世人:这番话所蕴含之理是非有较高悟性者是不能理解的,须要用心参详方可领略。有必要提醒读者:贾雨村这番宏论中,提及姓名五十多个,历史上真有其人,读者如有闲情,细细查阅这五十多人的史迹,去印证、去参悟这番宏论之玄理,自会加深认识。

曹雪芹认为:无始无极的天地间,也可以说是宇宙中,有两种和天地并存且永远对立的“气”,即清明灵秀之气和残忍乖邪之气。(以下简称“正气”和“邪气”。)这两种“气”,都是抽象的存在实体,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确实存在于天地间,并且可以赋之于人并影响甚至决定人的品位、作为之大小层次、只有观其人物一生之品行、作为,才可以反过来参悟其正邪之气赋予程度及影响人物作为之微妙。曹雪芹认为:这正邪之气并非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性的空气,而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实体,它如“空气”,两者都是无声无息、无颜色、无形状可言的存在体,且正邪之气以对立形式存在又互为依存的。不难想见,大凡历史上的建功立业、彪炳青史而流芳后世、为人景仰的风流人物,诸如圣人、文魁、领袖、开宗鼻祖一类了不起的人物,如贾雨村宏论中提及的文王、汉武帝、孔子、孟子、董仲舒一类的人物,他们之所以有大智慧、大作为和影响力,是因为他们秉其“正气”而生存于人世间的。他们都是“修治天下”的“大仁者”;而那些“扰乱天下”的强龙,诸如贾雨村提及的纣王、秦始皇、王莽、安禄山、秦桧一类人物,他们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心魄、能耐去夺权、称王,是因为他们秉其天地邪气而生在人世间的。后人只有通过这两类大仁大恶人物的品行与作为,去感悟天地间那正气、邪气而赋之于人的微妙与赋予人后之功力。曹雪芹是这样的认识并启导世人去认识并参详那正气邪气的内涵与功力的。可以这样说,曹雪芹思想上认知并秉承了中国古老的万物皆矛盾、万物皆有相生相克、万物亦有其特殊性一面的哲学思想。用贾雨村之言内蕴的含义则是:有正气必有邪气,正邪对立永远不可消失的。上述两类大仁大恶人物品行的对立,正是宇宙万物皆有相生相克、矛盾并互为依存的哲学思想的体现。这两类大人物,受其正气邪气所赋并产生了极其大的效果。这在气赋观点中,他们属于高层面则第一类受气赋的体现的人物。

曹雪芹还认为:由于受气赋的程度、质量的不同,人物的作为兼影响力、品赋也不同。明了一点讲,即第二类受其气赋的人物,“上则不能为仁人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曹雪芹还看到,即使同一层次受气赋的人物,由于生长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其同一档次的人物,自然会有各自不同的人生命运与作为,但有一个共同点:绝不会“甘遭庸夫驱制”,绝不甘愿为“走卒健仆”。为此他还举出历史上二十多个人物,由读着去根据他们的人生自去审判、去领悟文中的气赋观点。曹雪芹洞悉了环境造人、环境改变人的哲学道理,并通过“贾雨村言”来启导后人。

按贾雨村的观点,《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金陵十二钗”亦是秉其正邪二气搏击溢出之气降生于世间“造幻历缘”的一类人物。并通全书人物艺术塑造,让读者见证“贾雨村言”的气赋观点:“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看看贾宝玉、林黛玉的人生,我们又何尝不认同他俩是情痴情种呢?之所以有情痴情种的品赋人生,是因为秉其正邪二气而生之故。宝黛二人,上则无用于国,下则不孝于家。《红楼梦》人物的艺术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上述气赋观点的影响。

最后还须指出,《红楼梦》的气赋观点,还渗入了抽象的“国运”、“气数”这些传统文化的元素。如“贾雨村言”中的“运生世治,劫生世危。”便是见证。到底是国家命运的“气数”需要那些秉正气的大人物出现,还是秉其正气的大人物出现才使国家“运生世治”?谁是因,谁是果?其玄奥之理,永远是谜一般的难解。是正气选择人而赋,还是气赋而改变人?这又是根据什么“天机”而定的?深究下去,便会感到这确实是玄之又玄的课题。这不但曹雪芹讲不清,恐怕今天的什么高人也难以讲得清,读者只能从历史事实中去寻找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