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3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的问题与对策

胡海燕

湖南省澧县实验小学(415500)胡海燕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已经为广大师生的共同目标。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教育理论学习,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正确理解有效教学,科学进行教学设计,灵活运用学习方式,有效引导动态生成,加强教学过程调控,高度重视情感体验几点对策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认可,指导着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但是,新课程改革也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然而由于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及老师自身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还比较低下,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也成为当前广大师生的迫切要求。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效课堂的界定目前来看,教育界对于“有效课堂”的界定还没有明确统一的说法。武汉六中的胡明道老师提出,“有效课堂”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有效益、有效果的课堂,从三维谐调整合的层面看,有效教学是指教学双重主体在互动交流、思维碰撞及持续探究的过程中有效地建构新知、习得能力并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活动。个人认为,“有效”指的是实现预期的目标,那么,“有效教学”指的是通过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借助师生、生生之间的配合互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活动。具体到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来说,就是指达到丰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方法,培养正确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2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现存的问题尽管构建高效的课堂是每一位老师孜孜以求的目标,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倡导下,很多一线老师也积极的投身教学改革,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不可否认,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观念尚未彻底更新,不能灵活转变角色。教师的思想观念对于其教学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教育思想观念的改变不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尽管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了,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也在逐渐渗透,很多老师也积极的响应教育改革的号召,吸纳新的教育思想理念,但是,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老师们吐故纳新需要一个过程,加上每个老师对于新观念、新事物的理解程度不同,吸收的速度也各异,至今还有一些老师尚未能够完全彻底的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对于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的认识还仅停留在口头上,不能从思想上完全接受,更无法贯彻落实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角色的转变,老师由原来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和协作者,以期改变原来课堂教学过多的进行知识的单向灌输的情况,在现实中学生的主体性还是比较弱,老师的主导课堂的情况仍然存在,老师对于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职责还缺乏清晰的认识,角色也不能灵活的进行转变,不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有力的指导,从而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成效。

2.2偏重知识目标教学,忽视学生能力培养。我国传统的教学实践中,过度的偏重于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为了弥补传统教育目标扁平化的弊端,按照现代教育理论,教学目标划分成了三个维度,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不同层面。但是,由于老师们对于小学语文三维教学目标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益处还缺乏深刻的认识,而且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维度的考核也没有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考核容易实施,效果明显,加上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短时期内的教学效果也不易显现,导致一些老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偏重于知识目标的教学,用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的时间比较长,而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普遍认为小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更加需要强化双基教学,这就造成了学生语文素养、表达能力等各个方面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削弱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3学习方式运用僵化,无视课堂动态生成。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除了更新了教育理念之外,还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了体现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力倡导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一些新型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通过这些学习方式的运用,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真正做到以学定教,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新型的学习方式也得到了一些师生的认可,被广泛的运用。但是,老师在积极的运用这些科学的学习方式时,也因为对于这些学习方式的驾驭能力有限,过度的追求形式上的相似,而忽略了本质上的目的,造成了一些课堂表面看假很热闹,各种学习方式齐上阵,实际上这些学习方式在运用时缺乏灵活性,运用过程僵化呆板,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有效的监控和引导,没有能够很好的把握学生在课堂中的精彩表现,无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错过了一些很好教育机会,既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也让真实的课堂少了很多精彩,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2.4教学手段单一呆板,漠视学生情感教育。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极大的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创造有利的条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也成为老师们一项基础性的专业技能。但是,由于老师们的思想观念、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一部分老师对于很多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还不够熟练和灵活,尤其是一些老教师在学习这些教育技术时确实存在着困难,导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原本生动有趣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被一些老师简单的运用,远远没有发挥出这些教学手段的直观形象的优势,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由于老师自身专业能力方面的限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还缺乏有效的手段,仅凭口头的说教收到的效果非常不理想,漠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没有给学生创设有利于亲身感受与体验的机会与平台,导致学生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从而限制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的对策措施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立足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自己对于构建有效课堂的思考,为了更好的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构建有效课堂,顺利的实现小学语文的三维教学目标,现在特别提出以下几点对策措施。

3.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积极转变教育理念。老师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以及有效课堂的构建者与设计者,其教育理论的水平、教学理念的科学性与先进性都对于其教学实践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也对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为了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高效的构建有效课堂,从根本上需要老师们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及时的补充先进的教育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吸纳科学的教育理念,用优秀的理论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确保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鉴于当前一些老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等缺乏深入的理解的现状,老师们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充电,借助现在方便快捷的网络加强与同事、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反思,准确的把握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学校方面也应该组织各种类型的交流研讨活动,为老师们的学习提供机会,深化老师们对于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并且丰富老师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这些理念的技能。老师作为有效课堂构建的核心要素,转变教师教育理念,丰富教育理论成为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

3.2正确理解有效教学,科学进行教学设计。由于一些老师对于有效教学的概念缺乏精准的理解,造成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过度的偏重语文知识目标,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目标的实现。由此看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还需要老师准确的理解有效课堂的内涵与外延。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三维教学目标是否全面的、高效的实现。这就需要老师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充分的认识、深入的把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在切实的针对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放在重要位置。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时,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全身心的投入小学语文的学习活动,在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活跃的思维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信息交流互动,高效的完成有意义学习,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完善自身能力素质结构。

3.3灵活运用学习方式,有效引导动态生成。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由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多样的学习方式,这也代表着教学活动中主体的改变。这新科学的学习方式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搭建起了学习的平台,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可能。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各种学习方式的灵活运用。但是,由于老师们对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各种学习方式的本质缺乏深入的认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也经常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然而这些学习方式的运用效果并不理想,一些老师没有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灵活的设计运用,而是一味儿的照搬模仿,注重形式上的改变,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没有及时的转变,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正确及时的指导,导致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不但耗时较久,而且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老师在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时,要对于教学中突发的情况,节外生出的“枝”,进行机智有效的引导,不但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还可以使这些“突发情况”为小学语文课堂“锦上添花”,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4加强教学过程调控,高度重视情感体验。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管理既是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造成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师对于教学活动的失控或者无作为。由于一些老师对于自身职能不能准确认识,无法灵活的转变自身角色,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应有的指导和及时的帮助,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小学生来说,对于教学过程的调控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保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时,老师也应该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调控,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搭建学习探究的平台,开发和利用有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完成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时,训练学生的能力,给予学生的学习活动客观科学的评价,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发现乐趣,感受快乐,从而顺利高效的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这门基础教育的重要必修课程来说,构建有效课堂既是当前广大师生们的内在需求,也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广大老师还需要加强学习,以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先进理念为指导,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一些新型的学习方式为手段,熟练灵活的运用,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进行科学的引导,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高效配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另外,身为一线老师,还要积极的进行教学实践,总结经验,反思不足,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长教育机智,才能更好的驾驭小学语文课堂,开展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1胡传贤.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2程占山.小学语文有效教学需要四个优化[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03)3罗剑宠.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4史定东.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探究[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2)5张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