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教学中的“景”与“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诗歌阅读教学中的“景”与“画”

廖菊

——高中诗歌阅读教学之我见诗歌鉴赏

四川大英县育才中学廖菊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二、高中诗歌阅读与鉴赏的要求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三、高中古诗阅读教学方略

诗歌鉴赏在高考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早是不争的事实;诗歌鉴赏让考生迷离彷徨,这也是现实。鉴于此,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层次,在诗歌鉴赏中,我们可以把诗歌当成一幅画。

例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的诗歌鉴赏题是这样的: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其实,本题要找出“咽”与“冷”是诗眼并非难事,难的是“为什么”和“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话道出了诗与画的一种辩证关系,我们可由这诗情画意的结合洞悉到高考中诗歌鉴赏的一条重要途径:把诗歌变成一幅(或一组)画——因为,诗中有画!

《过香积寺》用简洁的笔墨描绘出了这样的画面: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隐隐在耳,照在阴深松林上的凄冷日色寂寂入目,再加空寂、曲折的潭岸,一切显得那么萧瑟而黯淡,幽森而冷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之景,又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如果,我们明白了这“画”于“情”的关系,再由此深入到第三联,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山中的流泉受到岩石的阻拦,只能缓慢的时断时续的流淌,发出的低吟,仿佛呜咽之声,“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浓密,日馆照射期间,因受环境影响而现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新奇绝妙!“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这十个字,诗人以色之凄冷与泉声之幽咽相互衬托,幽静、孤寂之境界全出。赵殿成评论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诗境浅说》)

究其根本,“把诗歌变成一幅(或一组)画”的理论支持来自于中国文学中对“意境”的阐释:意境,就是在抒情作品中,作者通过艺术构思所创造出来的形象化、典型化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和深情深意的完美统一。很明显,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与“理”,即作者的情感和他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和评价;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即经过作者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生活图画及其内在的本质与精神。诗人写作由意到境,即“诗言志”,意在文先;读者欣赏则由境到意,即“情为主”,以境悟情。所谓“情景交融”、“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等说法,大体都接触到了意境的实质,我们正好利用这一点来解读、欣赏古代诗歌。

下面,再以《村居》为例,谈谈如何以此鉴赏古代诗歌。

村居(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问题一:诗的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问题二:整首诗描绘的秋日村居图风格怎样?

首先,“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该是一幅怎样的画面?通过自己的体验,运用联想和想象,欣赏者能由此看到:落日余晖,天边绯红一遍,牛儿缓步回村,背上没有牧童,却托着几只悠闲自在的寒鸦。这是第一步骤,利用联想和想象,通过体验和思索,把诗歌变成一幅(或一组)画。

然后,欣赏者可由此画面自问:牛背上的牧童到哪去了?分析、理解后可知,他(牧童)不可能是由于战乱被抓了,因为“水绕陂田竹绕篱”;也不可能牛前牵或牛后赶,因为“带得寒鸦两两归”——这些,都是生动的画面!那么,是由于沉迷秋景、陶醉期间,还是贪玩好耍、乐而忘返,抑或秋日和煦、沉睡入梦?这是第二步骤,以画面为审美对象,深入发掘内涵,由境悟情。

最后,水到渠成,明晰诗“意”:清幽、宁静、和谐,这是上面分析的初步结论,更可由此反推原诗,欣赏、印证。这是第三步骤,明晰诗“意”,反复欣赏,深入画面体味具体“境”中的“不尽之意”、“无穷之味”。

总之,诗中有画是“实”,以境悟意是“真”,方法步骤是“死”的,可人是“活”的。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实践,不断追求创新,方有可能更上台阶,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原本文所说能对读者有所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