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归去来兮辞》中的悲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浅议《归去来兮辞》中的悲情

廖胜利

河南息县三高廖胜利

《归去来兮辞》是文学上的一朵奇葩,一直为后世文人们所推崇。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说过:“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清刘熙载也说过:“《离骚》不必学《三百篇》、《归去来辞》不必学《骚》,而皆有其独至处,固知真古自与摹古异也。”《归去来兮辞》就像是花团锦簇中的一枝青枝绿叶,又像是从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贵妇中走出的一位不加修饰的清纯少女。返璞归真、崇尚自然。

《归去来兮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辞官归隐田园后的愉悦生活画面,展现了一幅纯美的田园风光美景图,但读此文章并没有真正给人一种轻松感,反而在诗人逍遥愉悦的心情之后,透露出的是一种忧愁和无奈,那为什么陶渊明眼里看见的是一幅忧伤的画面呢?

一、心怀大济苍生壮志,却无用武之地

陶渊明的先祖曾建立很大的功业。其曾祖陶侃是东晋名将,曾任入卅都督、征西大将军,封长沙郡公,声威显赫一时,后被追封为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亦曾出任。家祖们的煊赫的功绩,在陶渊明幼小的心理已烙下深深的印迹。他在在《命子》一诗中就叙述到:“悠悠我祖,爱自陶唐。……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同时他自己也心怀“大济苍生”之志。他在《杂诗》中就说到“以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翻思远翥。”在家族和自身双重因素影响下,陶渊明开始积极出仕,想以“猛志逸四海”。

在他满怀希望的投身于官场中,换来的却是五次出仕,五次辞官。晋朝时的情况是世、庶两重天,对于一个庶族的有为之士是很难进入世族所掌握的中央集权之中,只能处于最底层,陶渊明虽是名门之后也不能幸免。他五次出仕都是做的小官,特别最后一次只做了“彭泽县令”,一个“五斗米”的小官。这离他政治抱负理想相差甚远,这也更难提供一个给他施展“大济苍生”的平台。苦闷和矛盾纠葛在他的心底,最后不得己退而求其次。“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寄情山水田园,将悲鸣永留心底。

二、以虚写实,以乐写哀

钱钟书先生说:“《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录’、‘直述’,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吾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面畴’等人事?其为来归前之想象,不言可喻矣”。作者写的不是眼前之景,而是想象之景,即虚构之景,陶渊明在黑暗的现实中找不到自己的施展抱负的机会,精神无法寄托。他只好为自己在心灵中塑造了一个“乌托邦”,这是他对黑暗现实的有力控诉,是一种心灵的挽歌,是一种从庸俗险恶的官场隐身而退的痛苦反省。

同时,作者以很多笔调写了归家途中和抵家后的许多欢快愉悦、温馨、悠闲的场景,像“风飘飘而吹衣”、“僮仆欢迎”、“园日涉以成趣”等等。作者描写的景色如此之美,但是每当“景翳、翳以将入”时,便“抚孤松而盘桓”,内心便无法释怀,悲凉之情便跃然纸上。

三、以“孤”字来表达内心的孤苦、落寞

在文中陶渊明似乎特别钟情于“孤”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扶孤松而盘桓”“或掉孤舟”“怀良辰以孤往”,这几个孤字看似单一,其实不是。它们都与作者的心境有很大关联。面对夕阳美景,却只能“扶孤松而盘桓”,“松”又有高洁之意,又有“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意味,“或掉孤舟”、“怀良辰以孤往”则表现出作者面对“良辰”“美景”只能孤人前往,连一个交流欣赏的人都没有,真有“玉在山中无人识”的落寞之感。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心死之后,一中悲鸣的控诉,正如鲁迅先生所有“在金刚怒目”之后,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题未定草》是看透官场黑暗之后的精神归宿,是一种人格生命的顿悟,是自己内心悲情的强烈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