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刘长伟

临夏县莲花初级中学甘肃临夏731800

【摘要】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对学生来说难度较高,并且文言文与学生们实际生活联系较少,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存在很多的问题,学生觉得文言文枯燥乏味,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没有兴趣,导致文言文教学效果长期低下,对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用更加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到了初中阶段,语文课本上出现了文言文学习内容,文言文对学生来说是新鲜事物,以前学生没有接触过,为了打好基础,必须加强对文言文的教学力度,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想让学生学好文言文是不容易的,文言文距离现代较为久远,是我国古代文人留下的文章,语文也都是古代用语,另外文言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具有很大的困难。为了使文言文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我们对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1]。

一、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学习好,那么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对文言文知识不感兴趣,所以,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文言文大多数是从众多古文中精选出来的优秀的作品。这些文章不仅包括文言文中词句的知识,而且还包含着非常有名的历史典故,作者也是一些比较有名的作者,由此老师在教学之前,老师可以先从一些有趣的典故等入手,向学生们讲解有趣的事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一些大家熟悉的句子摘抄出来,为同学们诵读,学生们可以通过这些知识来了解原本陌生的文言文,这样不但让学生复习了原有的知识,而且还能够降低新篇文言文的学习难度,大大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文言文有了兴趣,比起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被动学习收到的学习效果要好很多,学生主动去学习,对文言文感兴趣,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向学生补充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言文距离现代年代久远,要想学好文言文必须要了解古代的文化背景,而现代的学生恰恰不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所以在学习的时候难度非常大,导致学习效果低下。所以老师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应该先给学生补充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在了解了时代大背景的基础上再去学习文言文,效果会很好。比如我在讲授《论语》这节课的时候,我就向学生讲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教育制度,这样学生就深入理解了作者所写的内容,并能够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把握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掌握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处理好这一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先让学生整体地阅读文章,虽然学生对一些词语、句子不能理解,但是还是要让学生整体读一遍,使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性,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当学生能够通顺地阅读文章后,老师让学生把一些生僻词标识出来,并且对照注释中的意思,来理解这个词在整个句子中的意思,这样学生们自己找到的问题自己解决,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文言文的语言是比较简练的,很多词的用法也是非常灵活的,以名词动用为例,“天雨雪”中的“雨”在现代汉语中读作“yu(三声)”,意思为雨水,而在这个词组中,读作“yu(四声)”意思是下雨或雪等。其实在文言文中这种现象是很多的,如果学生对这种用法不了解,那么对于文言文中词语的学习就会出现错误。另外,还有倒装句、修辞手法等等,是和现代的用法与意思不同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这些知识当做重点、难点进行讲解。老师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的奥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通过动脑筋思维去解决问题。文言文教学并不是让学生明白表面的意思就够了,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当学生们掌握了词语的意思之后,再理解整篇文章的含义就不会太难了[2]。

四、把握教学的重点

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有时候教学显得比较急促,但是即便是这样老师也不能重难点不分进行教学。初中教材中收录的文言文不像一首古诗那样简短,如果老师逐字逐句地去讲解,不仅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学生会觉得十分枯燥乏味,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与乐趣,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对此,老师应该能够发现文章中的重点,把那些与汉语中没有区别的词语、句子忽略,而重点讲解那些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这些重点通常是很难理解的,所以老师在讲解一遍的时候如果多数学生没有听懂,则可以再讲解一遍,学生们听得多了,自然也就记住了。这样,才能把重要的文言文知识教给学生,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对文言文没有兴趣,甚至感觉文言文知识枯燥乏味产生厌学心理,对此老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情况应用丰富多彩的且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创新.中学语文创新教法[M].学苑出版社.1999年8月北京第1版.

[2]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