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浅谈新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王静

王静(额尔古纳市第一中学内蒙古额尔古纳022250)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功能性学科,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同时语文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育在传授适当的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传统的文学教育中教师的“教”取代了学生的“悟”,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培养。文学本身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规定要求教师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引导学生上好有意义有价值的文学鉴赏课。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文学教育;建构主义

OntheliteraryeducationinthenewcurriculumSituationlanguageteaching

WangJing

【Abstract】languageasafunctionaldisciplines,languageproficiencyisthebasisforlearningothersubjectsandscience.Thesametime,thelanguageisalsoanimportant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themutualexchangeofideas,tools.Highschoollanguageeducationinthenewcurriculumsituationinimpartingappropriateknowledgeofthelanguage,cultureandimprovethelanguageproficiencyofstudentsatthesametime,shouldalsofurtherdevelopstudents'innovativespirit,toimprovetheculturalqualityandaestheticappeal,anddevelopahealthypersonality,ahealthypersonality.Traditionalliteraryeducationteachersto"teach"toreplacethe"enlightenment"ofthestudents,isnotconducivetothestudents'innovativespirit,culture,tasteandaesthetictaste,anddevelopahealthypersonality,theformationofthecultivationofhealthypersonality.LiterarycharacteristicsandcurriculumstandardsrequiresteacherstoguidestudentstousethetheoryofconstructivismShanghaomeaningfulandvaluableliteraryappreciationcourse.

【Keywords】language;NewCurriculum;literaryeducation;Constructivism

新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既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作为一门功能性学科,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同时语文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哲学认为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以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并重的,不应该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更不能否定任何一方。这就要求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育在传授适当的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用较高的文学素养来丰富自己的内涵,用独到的文学艺术眼光观察世界,用与时俱进的文学思想改造传统理念。因此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语文教学中,对文学作品的“教”,陷入了一种模式化的定式中,教师给学生传递的是一些概念性的、僵化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是分析思想内容,分析艺术形式,讲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家风格、基本常识、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语言特点、等等,甚至有些老师形成了分析文学作品的公式:如本文通过……叙述(描写、塑造)……表达(提示、表现、抒发、赞美、批判)……我们并不是说这些内容不能用,毕竟这些内容是阅读、鉴赏、评价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而是说不能用这些内容去代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这种做法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培养。薛毅先生曾说过:“那套阐释体系也能把经典作品讲偏讲歪,讲得味同嚼蜡,刻板无趣,仿佛全世界所有的作品都可以用反对封建主义,批判资产阶级、同情人民大众诸如此类的大词概括,再加上阶级局限、消极面,就完事大吉,天衣无缝了。里面就是没有人,没有人的丰富感情,没有对人的处境的体验、同情、理解、悲悯。教师教学生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像上帝一样审判芸芸众生。他们说,《项链》批判不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是批判享乐主义腐朽思想。这样一来,那个女主人公活该倒霉。这样一来,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大概也都是自作自受。我们无法体会小人物的辛酸处境,无法理解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我们连起码的同情心也没有得到培养,那套阐释的体系反而摧残了我们本来可能有的同情心。”这种现状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教育中存在的较普遍的现象。

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人情、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情感,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一个人性的形成,人格的完美,离不开情感的熏陶,审美的体验。很难设想,一个心灵狭隘、思维单调、情感枯竭的人会是一个有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因此,文学教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可以做得好的,而应该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经验去对作品作个性化的解读,去感受去感悟作品。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课本知识是一种关于种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的“模板”,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却绝不是正确的最终答案。这些知识在被个性接受之前,对个体来讲毫无意义可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交给学生,不能用我们对知识的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学生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的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以此来决定自己的学习的取舍性与取舍度。学习者在学习时,脑袋决不是一个空着的、准备装知识的容器,也不是一张白纸。在学习者脑袋中,日常生活形成的经验已构成一个预结构。所有学习者都是以学习者现有的经验(即认知的预结构)作为学习新知识、新经验的生长点,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土壤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预先经验,知识是不能通过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来自于学习个体内部通过新旧经验的作用而建构的。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这种建构的完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课标”中强调是教师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出个性化的解读,强调的是学生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不是教师的“教”的过程。

那么,文学鉴赏课应该怎么上呢?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学课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最好的文学课就是把它上成一堂集体欣赏课,尽可能地诱导每一学习者,让其个体经验复活,活生生地,一个一个地从群体中分离出来,让具体的生命有了具体的感动,而不是把大家的感受搅在一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为主体服务,为每一个学习个体提供更大经验、思维空间的发起人、主持人和引导者,引导学生达成与文学作品的对话,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独特体验,文学教育的最终结果是通过学习者自己的建构来完成的。

当然,这类开放式的文学鉴赏课决不是一种无序的、混乱的课堂,它必须是建立在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作基础,那往往会浮于表面,课堂上似乎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实际上学生可能什么也没收获,文学教育者的目标还是无法实现。良好的阅读品质的培养是文学教育乃至整个语文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因素,阅读品质的内涵也是很丰富的。因此教师还应该在平时加强对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

文学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文学教育的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文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目的,才能适应时代对文学教育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