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30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中药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30例临床观察

刘广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154000)

中药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30例临床观察

刘广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154000)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0-0373-01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60人,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0人,对照组30人,治疗组给予中药配合温针灸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结果中药配合温针灸方法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关键词】中药温针灸寒湿凝滞型痛经

痛经是以妇女在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小腹或腰骶疼痛,甚则难以忍受,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的一种病症,又称“经行腹痛”。中医辨证分为寒湿凝滞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不足型【1】若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血量少,色紫黯,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沉紧者为寒湿凝滞型,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药配合温针灸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30例,收到较好疗效。

1临床资料:选择哈市市中医院2008年7月到2009年5月妇科门诊就诊的痛经患者,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为原发性痛经,同时又符合中医辨证为寒湿凝滞型痛经的门诊患者60人。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年龄16-25岁,平均年龄19岁,病程6-24个月,痛经程度分级:轻、中、重度者分别为8例、12例和10例。对照组年龄15-27岁,平均年龄20岁,病程5-30个月。痛经程度分级:轻、中、重度分别为14例、10例和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程度及痛经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①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至晕厥,呈周期性发作;②好发于青年未婚女子;③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腹痛。

寒湿凝滞型痛经的诊断标准: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色紫黯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

3治疗方法:

3.1治疗组:中药治疗经前七天开始给予四物汤加减治疗。药用:熟地2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炮姜6克、肉桂6克、云苓12克、五灵脂15克。水煎取150毫升日两次早晚分服,连续服用至月经来潮为止,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

针灸取穴:关元中极双侧子宫穴三阴交地机

操作方法:嘱患者排空小便后,施术穴位常规消毒,术者用1.5-3寸的毫针针刺患者关元、中极、双侧子宫穴、三阴交、地机穴,深度因患者胖瘦而定。待出现酸麻胀痛感后将截取好的2-3厘米长的6段艾柱套在针柄上从艾条下端点燃、施温针灸。一柱艾绒为一壮,共灸3壮后,用镊子夹住针体缓慢起针并用消毒干棉、按压针孔。月经来潮前三天开始治疗,每日一次,月经至时停止。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

3.2对照组西药治疗:口服吲哚美辛片(消炎痛)25毫克,每日三次,经期疼痛时开始口服,疼痛消失停止,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4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

痊愈:治疗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访问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疼痛积分恢复“0”分。显效: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好转,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治疗后疼痛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1/2。有效: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疼痛程度为治疗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1/2—3/4。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者。

5治疗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疗效的比较

组别治愈好转无效合计总有效率

治疗组20(66.7%)8(26.7%)2(6.67%)3093.4%

对照组12(40.0%)12(40.0%)6(20.0%)3080.0%

(P<0.05),表示治疗组治疗痛经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6讨论:寒湿凝滞型痛经多因患者素体阴虚,久居潮湿之地,或经期冒雨涉水,或过食生冷,寒湿之邪客于胞宫,寒凝血瘀,以致经行不畅而作痛,治疗应温经散寒止痛。中药在治疗妇科诸症中有独特的疗效。尤其对痛经能起到治愈的作用。“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药方,方中当归、川芎活血调经止痛,白芍养血缓急止痛,熟地滋阴养血,炮姜温经祛寒,肉桂能散寒止痛,温通经脉、温煦气血,云苓能利水渗湿,五灵脂活血散瘀,诸药合用能有效的达到活血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关元为任脉在下腹部的经穴,通于胞宫,是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有暖下焦、调养冲任的作用;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调理气血、通经止痛;双侧子宫穴属经外奇穴,为女子蓄血之处,针刺子宫穴能活血止痛;地机、中极可疏调脾经与冲任气血,祛寒逐瘀。古人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对人体是一种温热性、物理性刺激,灸之可温经散寒,温通经络。中药配合温针灸手法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具有:起效快、疗效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小等特点,是临床上简便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宝林,针灸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8-10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