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主导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隐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3

外资主导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隐忧

韩润娥赵峰

韩润娥天水师范学院

赵峰中国人民银行天水市中心支行

根据海关总署4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我国出现了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为六年来首次出现季度贸易逆差,但同一时期的加工贸易却实现了777.1亿美元顺差,同比增加了22.8%。事实上,自2001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顺差在逐年提高,一些潜在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我国的加工贸易大多由外商投资所主导,2009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项下的贸易顺差高达2228亿美元,相当于当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顺差的1.1倍,2010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9707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3.9%,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形成对加工贸易的实际控制。事实上,外资主导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面临诸多隐忧,这些隐忧正逐渐成为加工贸易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和制约。

隐忧一:丰产不丰收

虽然从数据上看,我国外贸顺差基本来自于加工贸易,但正如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所形容的中国加工制造业是“丰收的贫困”,也就是说,中国加工贸易巨额顺差却没有带来丰厚的利润,处于“贫困化增长”状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态,原因是:第一,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从事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其在中国所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出口值算在中国头上,而创造的利润却归外商所有,中国的实际收益微乎其微。数据显示,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6003.1亿美元,占全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3.8%。同时,加工贸易主要是外资企业顺差,如从2000年开始到2009年,外资企业占加工贸易顺差比重从64%提升到84%。因此,巨额顺差计在中国头上,而实惠却由西方发达国家所获。

第二,内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为外商做代工,为争取订单大打“价格战”。加工贸易企业对外签订加工贸易合同的目的就是通过加工使进口料件增值,从中赚取加工费,因此加工增值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状况。尤其在当前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大多加工贸易企业仅仅在微利状态下运转,陷入了丰产不丰收的状态,据统计,目前代工企业的毛利润率一般在5%左右。据权威市场调查机构iSupply的报告显示,“一款售价499美元的iPad,其平均成本为260美元左右。其中苹果开发的A4处理芯片每个26.8美元,16G的存储芯片为29.5美元。最贵的元件是9.7英寸的触摸显示屏,由韩国LG公司制造,每个95美元。其中与中国有关的,仅仅是每台11.2美元的组装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代工巨头台资企业富士康也不过如此,更别说国内众多的中小加工企业了。

第三,加工贸易出口退税政策使很多企业即使亏损也要生产。目前我国为了鼓励出口,对加工贸易生产实行出口退税政策,这使得加工贸易企业有了降价的资本,很多企业一再压低加工费,甚至靠出口退税过日子,而把真正的利润让给了外商,也就是说,我们用中国人的钱补贴了外国人的腰包。

隐忧二:转型升级步履维艰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其一是指加工贸易主体由以外资企业为主向以本土企业为主的转型,其二是指由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型,其三是指向最关键的上游技术研发和下游销售渠道转型升级。这是因为只有更多的本土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配套、加工、生产,才能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将更多的利润留在中国,只有本土企业从事更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制造,才能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附加值,只有本土企业具有了自主品牌和研发基地,在市场上才能够取得主动权和竞争优势。

目前,虽然我国加工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的趋势正在逐渐形成,但这种转型升级依然表现出一定的微弱性和不确定性,外商投资企业依然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并控制着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主要从事来料加工贸易,收取加工费,在研发和市场销售两大环节上,严重依赖跨国公司,在进料加工中,仅有8%的贸易额是由内资企业控制。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外资是从事加工贸易的主体,外资主要是利用我们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来进行劳动密集型生产谋取利润,并不把供货渠道、技术开发、产品营销等经营环节带到我国,而是牢牢把握在跨国公司内部。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大多是在为洋品牌做贴牌生产,无须进行研发,也没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产品销售完全依赖外资企业,因此转型又谈何容易?

另外,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走的是以“多快好省”为主要手段的代工之路,这种模式虽然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但也存在利润过低、易受外部变化影响、抗风险能力弱等缺陷。而自主研发和创立品牌是需要大量时间、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的“慢工出细活”之路,在当前加工企业极低的利润率之下,要想迅速转型首当其冲的遇到了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瓶颈。因而中小型内资加工企业无力转型,即使是一些有能力进行研发和市场销售的大企业也由于对成本和风险的考虑而不愿转型,毕竟“隔夜的金不如到手的铜”。以上诸多现实原因导致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履维艰。

隐忧三:环境成本外部化与能源消耗

发展加工贸易之初,为解决我国技术、资本极度缺乏的状况,国家制定了包括低价使用土地、水、电力等资源的一系列针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其价格并未反映由于使用环境资源而造成环境资源减少的环境成本。一些外资正是基于我国的环境偏好低,环境标准相对宽松等方面考虑,倾向于选择劳动密集度高、技术含量较低、占用土地多、能耗物耗高、环境污染重等产业转移至我国。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外商投资的生产企业中属污染型的占30%左右,在污染型企业中严重污染企业占40%以上。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着“产品出口了、污染留国内”的问题。2008年2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就公布了第一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共涉及6个行业的141种“双高”产品。

环境保护部公布的《2010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显示,2010年,四大海区中,东海近岸海域海水为重度污染。9个重要海湾中,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为重度污染。全国酸雨集中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浙江、福建、及长江、珠江三角洲等加工贸易发达地区。另外,加工贸易重点聚集地区环境污染状况堪忧。我国加工贸易最为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广东省98%的加工贸易业务集中在这里,其环境污染尤为突出。2010年2月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珠三角佛山、深圳、东莞、广州和中山五市工业污染源占全省比例为65.2%。《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自2001年起已经连续7年将该地区列为“严重污染区域”。

工业在中国所有产业中能源消耗总量和能源消耗强度均为最高,其中又以制造业为高。2006-2009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3202亿美元,其中55.5%投向了制造业。2010年,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机电产品5906亿美元,增长26.6%,占同期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79.8%。另外,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家具,玩具和箱包等6大类商品637.2亿美元,增长12.7%。这里面都包含着大量能源消耗,可以这样说,随着大量“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中国等于是直接或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能源。这种大量的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没有全部或者没有计入商品价格中通过市场来补偿,而是大量地被外部化,透支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隐忧四:国际分工中固化在全球产业链底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跨国公司往往是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转入我国,导致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被置于全球产业链的底端,根据隆国强的研究,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加工贸易企业仍然从事着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加工,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一直在50%上下徘徊。而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发展非但对我国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作用不大,很难带动我国相关工业的发展及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反而使国内的粗放型经济模式有进一步固化的危险,使我国的工业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资,产业结构严重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路径下,即使已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无非是“世界加工厂”而已,整体经济被固化在全球产业链的底端。

另外,自1992年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战略下,各地政府为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投资项目是否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很少予以考虑,乃至出现了“引进、过时,再引进、再过时”的现象,而即便外资带来了先进技术,其关键技术也是由外商牢牢掌控,严格保密,很少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上,导致了今天“市场让出去了,技术却没有换来”的尴尬局面,同时也阻碍技术型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步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5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制。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的三资企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在39个工业行业中,“三资”企业在19个行业的销售额超过30%以上,超过了20%的国际警戒线,影响我国的独立经济决策,威胁我国的产业安全,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在当今国际分工主导权被跨国公司掌握的情况下,我国不过是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条上的“打工者”,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在国际分工中优化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增加了我国摆脱在国际分工中被低端“锁定”和被困低附加值陷阱的难度。

隐忧五:加剧贸易摩擦和争端

以外资为主导的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发展,在给中国带来巨额贸易顺差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使中国出口资源和环境受到污染,甚至威胁人民健康,这也给一些国家采取反倾销等贸易壁垒政策提供了借口。从1995年-2009年,在世界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国家和国家集团排行榜上,中国已经连续15年名列第一。商务部发布的《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11》显示,2010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受66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71.4亿美元,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已经从单一产品向某一产业领域乃至整个产业链延伸。2010年全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共发起58起337调查,其中有19起调查被诉方涉及中国企业,调查总数及涉华案件总数均达历史新高。

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双边贸易不平衡,而我国的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据统计局公报显示,我国2010年全年货物出口15779亿美元,货物进口13948亿美元,顺差1831亿美元。全年一般贸易存在逆差,而加工贸易出口7403亿美元,进口4174亿美元,顺差3229亿美元,比全国外贸顺差高出1398亿美元。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双边贸易不平衡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的大额顺差,但由于外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最大经营主体,外资才是顺差的主要获利者,我国实际仅赚取了少量加工费。所以,加工贸易的迅速增长,实际上已成为导致我国遭受国际贸易摩擦的潜在诱因。

尽管外资主导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面临以上隐忧,我们却不能因噎废食,而是应该谋求突破困境之良策。针对以上隐忧,笔者以为我们应在以下方面下工夫:鼓励和扶持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进料加工贸易,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改变当前以外资为主导的格局;改善加工贸易的收益现状,鼓励具有足够实力的国内企业进行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自创品牌、开拓国外市场,占据微笑曲线高增值的两端,鼓励没有相应实力的企业为有实力的国内企业进行配套、贴牌加工,即为国内品牌企业代工生产,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如能抱团打天下,共谋发展,将会创造巨大的利润空间,将利润留在国内,使肥水不流外人田;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国际合作,打造具有竞争实力的中国跨国公司;建立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严格界定外资准入的行业及规模,限制高污染、高耗能加工贸易的发展,适当抑制加工贸易顺差,了解WTO规则和贸易投资壁垒的相关知识,增强维权意识,建立应对贸易摩擦和争端的有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郑晓舟.苹果与“伟大”渐行渐远[N].上海证券报,2010-05-28.

[2]唐涛等.加工贸易实务[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

[3]韩润娥等.环境成本内部化与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对外经贸实务,2010,(12).

[4]沈亚芳,应瑞瑶.对外贸易、环境污染与政策调整[J].国际贸易问题,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