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临床观察

刘广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154000)

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临床观察

刘广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154000)

【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1-362-02

【摘要】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人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40人,对照组40人。治疗组给于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于口服西药治疗。结果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关键词】推拿手法颈椎病神经根型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临床常见疾病,本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变性或突出、颈椎间隙变窄,关节囊松弛以及进行性骨赘形成,从而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血管,引起各种不同形式的综合症。临床分类有:颈型(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以及混合型,临床上以神经根型颈椎病多见。常见的临床表现有:(1)颈项、肩背部疼痛(疼痛特点:隐痛酸痛并不剧烈,颈项部极滞不舒,少数病人感到刀割样痛;疼痛影响睡眠,侧卧时,感到未受压上肢酸痛麻木;晨起症状明显,疲劳后症状加剧;多为一侧,双侧少见)。(2)手指麻木,触电感或手部感觉冷,晚上特别明显,运动后加剧。(3)颈部活动受限,患侧上肢沉重无力,持物坠落。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笔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符合中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年龄45-60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5-10年,疼痛程度分级:轻、中、重度者分别为19例、14例和7例。对照组年龄42-58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5-7年,疼痛程度分级:轻、中、重度者分别为18例、16例和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疼痛程度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1)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后面,首先用多指拿揉患者颈项部3-5遍,然后拇指以按、揉、拨法施术于颈三线部(即颈夹脊,天柱穴到大杼穴,风池穴到巨骨穴)反复操作3-5遍,最后以手掌推、揉、磙法施术于上位部位,拿揉斜方肌上部,拇指或肘尖揉拨胸夹脊及肩胛脊柱缘约20分钟,阳性反应点重点施术,力度从轻到重,以患者能接受为度。(2)旋转定位扳法:患者颈前屈,术者用肘部握住颌部,手扶住枕部,一手拇指按在颈椎棘突旁,余四指按于肩部,先向上牵引颈部,同时使头向一侧被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用力扳动(注意:颈椎增生患者不能使用旋转定位扳法,因其若做扳法有肯能出现意外)。(3)拔伸法:一手托住下颌部,一手托住枕部,同时用力拔伸。(4)点按法:点按风池穴,双侧风府、肩井穴及肩背部阿是穴(阳性反应点)。

对照组:给于口服西药芬必得缓释胶囊2粒早晚各一次口服,疼痛时开始口服,疼痛消失停止。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疗效标准制定。痊愈: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肌力正常,旋转试验阴性,头部活动自如。好转:症状及阳性体征明显改善,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功能改善。无效:二症状及阳性体征无明显变化。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中华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治愈:原有各型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见下表)

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治愈好转无效合计总有效率

治疗组25(62.5%)10(25.0%)5(12.5%)4087.5%

对照组18(45.0%)10(25.0%)12(30.0%)4070.0%

p<0.05,治疗组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4讨论

中医认为颈椎病属痹症范畴,发病的内因是人到中年以后肝肾功能由盛到衰,或久病伤肾致使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气血失于循行,筋脉失于润养所致。外因有明确的外伤史或因职业工作姿势不正确所致颈部肌肉劳损,使腠理空虚风寒湿邪杂至伤络,闭阻经脉。脉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瘀阻所致。引发神经根型脊椎病的主要因素是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改变,而无菌性炎症所造成的继发性改变是引发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重要因素。采用手法按摩首先是解除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的速度,减轻疼痛,使紧张的肌群自然松解,从而达到疏经通络,活血化瘀的目的,也为后面的整复手法创造了条件,运用适当的整复手法可以矫正后关节紊乱,大大减少了对颈部神经的压迫,缓解疼痛,从而使颈椎病患者远离了颈椎病的困扰。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7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9-190.